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那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其他人对于张老师的评价吧。”
这一页的内容,是当年《感动中国》的颁奖片段。
】.
宋仁宗时空。
范仲淹的眼眶有些湿润。
“师者仁心,莫过于此!”
越是了解后世,范仲淹心中的无力感就越重。
无知者才能无畏,而当范仲淹越是深入了解后世种种制度与政策,两相对比之下,他心中的割裂感与鸿沟感就越清晰。
“也只有后世之昌盛国力,方能普及这义务教育,也只有国民有余力,国民与官府才能慷慨解囊以助这免费学校开办。”
范仲淹算是苦出身,可他还有读书习字的机会,更多的百姓世世代代都被赋税与徭役压弯了腰,只够活着不能奢求更多。
“就算官府有意推广,国库也无力支撑。”
这一刻,范仲淹心中埋下了变法的种子.
秦始皇时空。
淳于越肃容正坐,庄重地行礼。
“女士大义。”
虽然张校长不是儒家弟子,可她的所作所为与当年的儒家先贤殊途同归,正是兼济天下、有教无类的体现。
礼毕,淳于越自嘲地长叹一声。
“吾不如也。”
他的心中杂念太多、所求太多,反而不能像张校长一样纯粹地只做一件利天下的事。
“不过,走入乡野,未尝不是儒家的另一条道路。”
淳于越在认真思考这个可能,如今朝中虽然儒法两家分庭抗礼,但是秦以法立国,法家天然占据了更多的话语权——更别说李斯此獠之前还意图鼓动皇帝焚书。
不过儒家有一步走在了法家前面,那就是儒家弟子已经围绕在皇帝的各位公子身边,无论哪一位公子成为了帝国的下一任主人,都是半个儒家弟子。
“考试授官之制正在推广,日后更多的官吏必然是从民间选取……”
只要网撒得够广,总是会有鱼被捞上来的。
比未来,儒家耗得起。
第140章第三十六个视频之讲完课后的交流。
【云青青的注意力逐渐聚焦到学弟学妹们讲述的内容上,越听她的眼睛越是闪闪发亮。
“怎么说呢?虽然还很稚嫩,但也是这一份稚嫩才更显得赤诚。”
云青青轻轻地说道,“给孩子以快乐的知识是他们的理念,扶持这难能可贵的赤子之心则是我的动机。”
就是因为被这群一代一代接过接力棒、年*复一年坚持的青年人打动,云青青才坚定地挤出收入的一部分投入其中。
“真好啊,在讲述这些榜样的事迹之时,不管是讲述者还是倾听者,都从中汲取到了力量。
今天我们看到的由先人披荆斩棘开辟的道路,或许来日就会有人也踏上去呢。”
】.
宋孝宗时空。
仍在为程伊川文集做批注的朱熹也不禁点头认可。
“知圣贤之行,明圣贤之思,方能汲取其中真味以充实自身。”
发表完这番感叹,他又灵思泉涌,翻出一张新纸开始记下这稍纵即逝的灵感。
“后世之贱儒,竟歪曲先人言辞真意!”
朱熹愤愤于此,越是生气越感觉写得一气呵成,等到落下最后一笔,便将其誊写到评论区,贴上去和人激情对线。
当然,在他之前的历朝历代儒生都是这么认为的,也纷纷撰文谴责,把评论区玩成了隔空骂战的平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