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天中文网

第82章 访成都杜甫草堂(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而要直称为“工部草堂”

?难道圣人的头衔,还敌不过一个级别卑下的工部员外郎?

公元758年冬,从华州司功参军任上弃官流浪的杜甫,携家带口来到成都,借寓于浣花溪畔。

翌年春,在友人的资助下,在浣花溪上游选了一块地,盖起了几间茅屋。

这便是最初的杜甫草堂。

杜甫在这里住了三年零九个月,写下了两百四十多首诗。

在他死后,草堂数度易主终成废墟。

直到一百多年后,来成都做官的晚唐诗人韦庄,在浣花溪畔找到了草堂遗址。

缅怀先贤,他在遗址上头盖了一间茅屋,这是后人纪念杜甫的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流散绮,雨浥红蕖。

此般景象,华贵有如王府,与诗人的故居相去甚远。

唐代诗人中,最穷的有两个,一个是杜甫,另一个是杜荀鸫。

如果给他们划成份,都是贫农。

在新中国,他们可算是无产阶级诗人。

宋代,曾主持过草堂重修工作的喻汝砺,为这草堂写了十二首诗,憎命达”

这无异于告诉人们:文学是穷人的事业,这观点与孔夫子的“仓廪实然后知礼节”

显然违背。

文学与财富的关系,也就是说杜甫的立论是否正确,值得另写一篇文章探讨,这里略下不表。

在这里,我想指出一个有趣的现象,中国的诗圣,一个瘦骨嶙嶙的穷老头子,生前颠沛流离,为五斗米折腰尚嫌不能,强抑嗽齿的穷愁,在达官贵人面前强颜欢笑的这位在大热天吃腐牛肉中毒而死的诗人,为何寓居三年多的一座草堂,竟有如此的宏敞亮丽?在这草堂里,杜甫写下了那首呼天怆地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如果草堂是今天这般气象,杜甫会如此痛哉惜哉,捎带着还把抢走茅草的邻家的孩子咒骂一番?

答案只有一个:这座草堂是后人盖的。

从第二节里列举的历代重修情况来看,基本上都是官府所为。

这样就引出了第二个有趣的问题:我们的官府,为什么在杜甫生前如此吝啬,任其穷愁潦倒。

但在他死后,又要如此大费财力,不厌其烦的修缮、扩建这一座已没有杜甫的杜甫草堂呢?生前穷愁死后荣耀都达到了极致,这究竟是荒诞的黑色幽默呢,还是原汁原味的中国特色?

前面已经讲过,诗在中国,首先是一种生存方式,其次才是艺术。

且不说官场的附庸风雅已成痼疾,就是天生龙种威加四海的皇帝老儿,同样也要往诗人堆中凑。

汉高祖刘邦与明太祖朱元璋,几乎是两个文盲,然而都有诗传世,刘邦的《大风歌》写得还不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我真的只有一个老婆升平乐小王妃的成长日常开局被骗加入向往快穿之这个女主早晚要完十二星云录某不科学的漫威科学家大唐首席女婿恋爱流怪谈游戏洪荒:开局给女娲剧透总裁别虐了,夫人才是真千金从水浒开始的好汉之旅重生支配者团宠天道小萌包被傅爷宠野了陆时衍秦潇震惊!一夜醒来物价贬值一百万倍我成了少女的守护灵宿主今天又不做人了水与火(原名服不服)快穿之女主是个小呆宝大唐之超级军火商韩警官朝阳警事神豪从系统抽奖开始首辅家的小娇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