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泠泠水声让我体会到人的以及人的渺小。
或者说在地老天荒的自然景物中,人竟成了多余的动物。
一时间,我的脑子中生出许多怪念头,甚至骇然悚然,面对这一份险峻和阴森。
奇怪的是,如此冷泉中,还悠哉游哉地爬着几只瘦如蜘蛛的山螃蟹。
这可怜的节肢动物正在与山蚂蚁做着竞走比赛呢。
一溪清纯的玻璃汁中,还能见到一队墨黑墨黑的蝌蚪来来去去。
这些蛙婴能长大么?有时,除了风声,泉声,松声,草声,偶尔能听到什么地方敲响一两声蛙鼓。
可溪太瘦亦太冷,似不求闻达的世处高人。
然而冷拙中,实实又藏了一个雅字。
其雅在仙气鬼气之间,骇然惊俗,别开意境。
可溪可溪,可兮可兮。
我顺口这么吟道。
可溪并不理会我这纤细的感情。
它在我脚下冲跌而去,以其金属般的水声激越于众山,虽然节令正值酷暑,我却如同置身在黄花已老的三秋里。
四楠竹林中静坐
客邸后门外,有一片清幽的楠竹林。
盛夏踞坐其中,清风绕身,甚为舒坦。
天睛的日子,上午或下午,我常常搬一张藤椅,携一本书,一杯茶,坐到楠竹林中去。
一林翠樾,影摇千尺。
板桥意境中,实在是个读书的好去处。
这次上山,我只带了两本科技哲学著作。
一是《熵,一种新的世界观》,一是《从混沌到有序》。
我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前书作者是热力学领域的庄子,用严肃的忧伤说理于人。
后书作者则是热力学领域的孔子,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改造自然的激情不可遏止。
读此类深邃的书,要有一个孤寂的环境。
楠竹林当然是很理想的了。
不过,在此读书,我也经常意马心猿。
脆脆的阳光下,我的耳朵常常幻听,一支迷离的小夜曲,一曲低回的洞萧。
有一次,我还分明听到马蒂侬的《山顶》,这位法国音乐家以他登上阿尔卑斯山的感受写成的交响曲,竟然越过迢遥的时空来撞击我的心灵。
我眼中的铅字飞舞了起来,变成黄莺、百灵,鸣啭而去,把我的视线牵到很远,很远。
从林禽的羽毛上我看到了风的色彩。
清风以纤纤之手,弹竹枝为弦。
风在山中是一种暗示,也是一种永恒的激发力量。
宋玉把风分为等级,什么大王之风,什么庶人之风,看他把它亵渎得多么厉害。
风是自然的灵感,它的喜怒哀乐乃是自然心情的表现。
它不媚俗于人,歌哭于天地都是随心所欲。
坐在楠竹林中的我,试图成了风的知音。
楠竹林生在山坡上。
古人云:“画竹不作坡,非吾土也。”
这是深知竹的秉性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