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如此胜景之中,几次深呼吸后,你就能荡尽胸中的污垢,重蓄一段舒筋活脉的浩然之气。
我痴迷在那里,如一株灌木,成为生烟岭前卑微的景观。
直到野天鵝样的旭日拨绿浪刺刺而来。
强烈的光芒炫迷我的眼睛,我才挪步归去。
三可溪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我非仁非智,却是既钟情于葱绿之山又响往于葱绿之水的。
过不多久,身上总散发出柴烟气息的山里人便知道了我的爱好。
一天,有位朋友说:“今天,我领你去看可溪。”
我们出发了。
一路上,见过好几条泉水。
或簪云攒雪,临壁挂流;或松影浮沉,密林潜踪;或半溪风燕,蹁跹于汲水小姑娘的歌声里;或脖子上系着铜铃的老牛正悠然啜饮流水落花。
北宋大画家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其意境妙不可言,比之眼前景物又得稍逊一筹了。
走到一处弯道,腋下有凉气生。
山道凹进,抵住一峰,刀削一般陡。
峰下是一片冷杉树林。
林中森森然。
透过脆薄的阳光,还能看到地气浮升。
错杂的枝叶中,地气幻化为虹,飘飘欲断,欲断未断。
与青藤比婀娜,韵致中见淡泊。
这奇景留我游足。
脚站处,青苔踩出了水印。
不过两三分钟,手肘上积有细碎的水珠,山翠湿人衣了。
阳光,水雾,带绿的新鲜氧气,三者俱佳。
该是很好的森林浴了。
朋友见我眉飞色舞,便告之,这片冷杉长得如此丰茂,是因为可溪滋养了它。
可溪到了。
我们穿过杉树林,路尽水现。
两面石壁如门洞开,中间泻出一泉,仍是在石上流过。
俯身揽水,一阵惬意的凉感由手及心。
水击石有声,寻声溯望,幽深莫测,越往上泉越窄。
石壁千寻,溜冰场一般平滑。
也有几处稍缓,青藤援其上,摇曳着苍凉古意。
我问朋友,此泉的名字可有来历。
朋友回答不出。
这名字有很浓的文人味。
可这里寻不着墨客骚人来访的踪迹。
凿石勒碑的心理,一般文人都有。
却喜这两堵石壁上尚无文字的污染。
站在可溪水中,我俨然成了上古时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