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汪伦若生在今世,当是最好的旅游局长。
他写给李白的邀请函,既别出心裁,又字字真实。
这比那些名为宣传实为糟蹋名胜的牵强附会的故事,不知高明了多少。
因为汪伦,才有了李白这首诗;因为李白这首诗,桃花潭才有可能在名胜众多的皖南,占有一席之地。
我来桃花潭,正值阴历三月的春暮。
我见到了“十里桃花”
,那逍遥在潭边小山上的一株。
花瓣飘落于碧水,树梢戏逗着短亭。
当然,我也见到了“万家酒店”
,在寂静的村巷里,梁上吊着老腊肉,门口卧着小花狗。
同行人感叹:“这么好的地方,为什么没有开发呢?”
我倒觉得,这种冷清中藏有历史的温馨。
时下,山水的环保已为国人所重视。
但是,人文的环保还远远不够。
开发,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破坏,意味着历史诗意的扭曲与泯灭。
薄暮时分,一只机动的渡船驶来,载我们到对岸去。
航至江心,闻到了水雾的芬芳之后,我顿觉神清气爽。
即至登岸,一座略显破败的砖木建筑敞开门洞欢迎我们。
有人告诉我,这是明代的踏歌楼,为纪念李白到此一游而建造。
登上楼头举目远眺,但见夕照中的青衣江,似乎还流淌着唐朝天宝年间的澄碧,波浪的折皱里,似乎还跳跃着李白听过的歌声。
走下楼头,一首诗便浮上心头了:
谁向滩头送晚舟,隔江又见踏歌楼。
我今来此桃花尽,惟见空潭水自流。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