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张居正的角色,类似于摄政王。
随着朱翊钧逐渐长大,特别是十六岁大婚之后,亲政的越来越强烈。
加之他生性喜爱钱财,为花钱的事,屡屡与张居正发生龃龉。
久而久之,他由当年对张居正的言听计从变为内心厌恶。
张居正死后不到一年,朱翊钧即开始了对他的清算。
家产被抄,爵秩尽夺,家人死的死,谪的谪。
朱翊钧本还想开棺戳尸,在众多大臣的力谏之下,才罢止了这个念头。
自此,人亡政息,
仅仅两年时间,万历新政带来的中兴之象,便消失净尽了。
好货的朱翊钧,又上承他的祖父世宗,开始了横征暴敛,国事越发地糜烂了。
在他主政的最后十几年,内忧外患一直没有停止。
朱明王朝,终于在他死后二十四年彻底地崩溃了。
张居正死后的数百年,围绕他展开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
每遇国难之时,总有睿智之士感叹“世上已无张居正”
;而遇太平顺境,便有人站出来替皇权讲话,斥张居正是“威福自专”
的权臣。
平心而论,张居正是爱权力,有独操权柄的嗜好。
但更应该看到,他决不是那种以权谋私的人。
他利用手中的权力,确确实实为国家,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好事。
张居正死于京城,遗体运回江陵老家安葬。
当年他的葬礼十分隆重,享受到赐祭九坛的规格,可谓达到人臣之极。
但仅仅一年后,墓庐尽毁,并从此以后再没有修复。
1966年,早已沦为荒坟的张居正墓也没有被红卫兵放过,终于开了棺,扔了尸骨。
四百年前的万历皇帝想做而没有做成的事,在毛主席支持的红卫兵手上终于做成。
同在1966年,万历皇帝的尸骨被付之一炬。
此前的1959年,他葬于万寿山的寝宫就被考古部门打开。
这寝宫,就是我们今天参观的十三陵。
朱翊钧与张居正,这曾经是亲密无间的君臣、师生,尔后又成为明代昏君与明臣的两极,在同一年以不同的方式暴尸骨于世间,兴许,这又是一个历史的玩笑。
六
第一次谒墓,我怀着一颗惆怅的心情离开。
到了第二年的年底,我的《张居正》第一卷《木兰歌》已经出版。
武汉电视台读书栏目决定为这本书做一个专题。
在我的建议下,摄制组随我第二次去荆州谒张居正墓。
薄暮时分,凛冽的寒风中,我们仍然是踩着泥泞来到墓冢前。
依旧的残碑、依旧的荒草,同行的编辑与摄影师,怎么也不敢相信这破败的坟包里,埋藏的竟然是一位封建时代的杰出政治家。
他们认为,张居正身后的寂寞,在政坛、在史坛,得不到正确的评价还可以理解。
但在自己的家乡,也遭受如此的冷漠则令人费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