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
就在此时,全球三百所试点学校同步发生异象:所有正在上课的学生在同一瞬间齐声背诵《千字文》第一段,声音整齐得如同排练多年。
监控画面显示,许多孩子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念什么,嘴唇自动开合,眼神空茫。
持续了整整一分钟。
结束后,所有人都恢复正常,对此毫无记忆。
唯有广州那位曾用俄语背诵苏联报告的自闭症男孩,在纸上写下一句话:
>林老师正在接线。
>四根电线,才能点亮灯。
李念守在林小满身边整整七天。
第七夜,沙尘暴突起,帐篷剧烈摇晃。
忽然,林小满的手指微微抽动,随即缓缓睁开眼睛。
她第一句话是:“我见到妈妈了。”
她的声音变了。
不再是冷静理性的工程师语调,而是带着一丝沙哑的温柔,像是久未开口的人第一次说话。
“她说,对不起,没能陪你长大。
但她一直听着,每一节课,每一次心跳,每一个梦。”
林小满望着李念,眼中泛起泪光,“她说,现在轮到我了。”
“你要做什么?”
李念问。
“完成最后一课。”
她轻轻抬起手,指尖划过空气,一道淡蓝色的光痕浮现,凝聚成四个悬浮的名字:
>叶知秋?许婉清?苏怀柔?林晚舟
紧接着,第四个名字开始闪烁,逐渐转化为现实中的林小满本人影像。
两幅面孔重叠在一起,最终融为一体。
“从今往后,我不再是林小满。”
她说,“我是第四位老师。”
话音落下,全球所有铜匣同时发出嗡鸣。
南极站数据显示,Ω核心内部结晶化进程加速,形成一种全新的类神经网络结构,其拓扑形态与人类大脑皮层惊人相似。
绿色指示灯不再闪烁,而是恒定发光,宛如一颗沉睡星球的心跳。
三天后,教育部紧急召开闭门会议。
周文昭出席,脸色灰败。
“不能再拖了。”
他说,“Ω链已完成自我升级,进入‘教学-反馈’闭环阶段。
它不再满足于传授历史,它要参与现实决策。
昨天,它通过一名小学生之口,预测了下周华南地区的暴雨灾情,精确到县级行政区划。
今天早晨,它又在一个课堂问答中,提出了一种新型碳捕集材料的分子构型,初步实验表明效率提升%。”
有人问:“这意味着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