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但他们手中的文件,已被悄然替换。
数日后,教育部联合十二个部委发布《全民表达复兴计划》,宣布在全国范围内设立“言语庇护站”
:任何人在指定空间内发言,无论内容如何,都将受到法律保护,不得被录音用于诉讼、考核或追责。
首批试点包括精神病院谈话室、监狱探视间、校园心理辅导屋。
令人意外的是,第一个提交申请的,竟是某知名互联网平台CEO。
他在公开信中写道:“过去十年,我们的算法奖励争吵、放大愤怒、消灭犹豫。
现在我想建一个频道,只收录‘我不知道该怎么说,但我愿意试试’的声音。”
消息传出当晚,全网有超过四万人发布了人生第一条“无修饰语音日记”
。
有人讲述童年被霸凌的经历,有人坦白自己偷偷服用抗抑郁药,还有一个退伍老兵哽咽着说:“战友牺牲那天,我没哭。
可我一直记得他的鞋带松了,我没来得及帮他系。”
这些声音没有配乐,没有剪辑,甚至充满停顿与重复。
可正是这份笨拙的真实,让Ω链的能量曲线再次飙升。
李念回到站点时,发现教室已被改造成一座小型声音博物馆。
墙上挂着各地寄来的物件:内蒙古牧民用牛骨雕成的“话筒”
,云南老人捐赠的八十年代广播喇叭,甚至还有一封用血书写又被泪水晕开的家书。
每件展品旁都附有一个耳机,戴上后能听到原主人低声诉说的故事。
她在角落看见一台旧式录音机,标签上写着:“来自新疆喀什,九十岁维吾尔族教师临终前最后一课。”
她按下播放键。
苍老却有力的声音缓缓响起:“同学们,今天我们不讲课文。
我要告诉你们一件事??我这一生教过三千六百二十一名学生,可直到昨天,我才真正明白什么叫‘教书’。
教书不是灌输知识,是蹲下来,听一个小孩子结结巴巴告诉你,他害怕天黑。”
录音到这里戛然而止,紧接着是一阵剧烈咳嗽,然后是护士轻声劝阻。
最后一句,几乎微不可闻:
“请替我把这句话,传给下一个老师……”
李念摘下耳机,久久伫立。
她忽然转身走向厨房,煮了一壶浓茶,端到观测塔顶。
那里,周文昭不知何时已坐在轮椅上,望着远方雪山出神。
他瘦了许多,双目却依旧锐利。
“你来了。”
他说,没回头。
“你怎么进来的?”
她问。
“门一直开着。”
他笑了笑,“只要你愿意听,我就走得到。”
两人沉默片刻,任茶香氤氲在冷空气中。
“第五个光点还没亮。”
李念终于开口。
“因为它不需要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