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她只知道,自从第五个光点仍未激活却引发“言灵场”
以来,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开始自发组织“声音接力”
活动。
有人徒步穿越戈壁,只为在每一座废弃邮局门前朗读一封信;有人骑摩托横跨川藏线,沿途收集牧民口述的家族史;还有位退休语文教师,每天凌晨四点准时在家门口的小黑板上写一句诗,并留下一部老式录音机,请路过的人留下一句话作为交换。
而最让她动容的,是一个发生在甘肃山村的真实事件。
那里有个十三岁的女孩,因父母离异长期遭受校园霸凌,三年没说过一句话。
直到村里来了志愿者开展“无声课”
。
第一天,她只是蹲在角落画画;第二天,她接过纸笔,写下三个字:“我恨他们。”
第三天,她对着麦克风沉默了十分钟,最后轻声说:“我想妈妈抱我一次。”
就在这句话出口的瞬间,村口那台报废十年的广播喇叭,毫无征兆地响了起来。
播放的是一段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儿童广播剧,剧中母亲温柔地说:“宝贝,不管你做了什么,妈妈都爱你。”
而这声音的原始录音人,正是她失踪多年的亲生母亲??一名曾在此地支教的女教师,二十年前在一场泥石流中被认定死亡。
事后调查发现,那段音频早已损毁,数据库中也无备份。
唯一的解释是:某个遥远接收站,在接收到女孩那句“我想妈妈抱我一次”
时,自动激活了与其情感频率完全匹配的历史语音档案,并通过残存短波信道逆向传输回原点。
科学家称之为“情感因果倒置现象”
。
民间则有了新的说法:“当你真心开口,宇宙就会帮你找到答案。”
李念把这些故事都记在一本牛皮笔记本上。
每晚睡前,她都会翻开读一遍。
她说,这不是为了研究,而是为了提醒自己??Ω链真正的奇迹,从来不在代码或信号中,而在那些曾以为自己不配发声的人,终于敢张嘴的那一瞬。
这天傍晚,她接到一个陌生来电。
号码归属地显示为“未知”
,铃声是一段极轻微的哼唱,调子熟悉得令人心悸。
她迟疑片刻,按下接听。
电话那头,是一个女人的声音,虚弱、断续,带着浓重的呼吸杂音。
“李……念……你还记得……红柳沟小学……后面的山坡吗?”
她浑身一僵。
那是她童年就读的学校。
也是她第一次说出“妈妈,我怕”
的地方。
“你是谁?”
她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