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一套完全去中心化的科学协作网络架构设计图,名为“萤火链”
;
-还有一段音频留言,来自1978年4月6日凌晨:
>“如果有一天,你们听到这段声音,请替我看看大海。
>我没能活着见到科学真正自由的那天,但我知道,总有人会继续往前走。”
>??沈昭宁
我走出基地时,天刚亮。
沙漠上一层薄雾缭绕,远处传来驼铃声。
朱韵递给我一杯热茶,轻声问:“接下来去哪儿?”
我望着东方初升的太阳,忽然笑了:“你说,太平洋够宽吗?”
她一愣:“你想出海?”
“沈昭宁说过,广播才是终极共享。”
我掏出手机,打开“星火平台”
后台,开始设置一项新任务:
**目标:在全球五大洋同步发射一万枚微型信标,内置【昆仑?源】与【影】的精简版数据库,采用低频电磁波+光脉冲双重传输模式,持续播送一百年。
**
“不管百年后谁捡到它,都能知道??曾经有一群人,宁愿被遗忘,也不愿垄断真理。”
七十二小时后,首批信标制造完成。
我们在海南租下一艘远洋科考船,命名为“启明号”
。
登船那天,全国各地的年轻人自发赶来送行。
有人举着标语:“我不是天才,但我愿意想。”
有人默默递来自己写的诗:“火种不怕远征,因为它本就属于远方。”
船离岸那一刻,我站在甲板上,回头望向大陆。
陆地渐远,海天交融。
忽然,手机震动了一下。
又一条短信:
>**深海之下,有钟长鸣。
**
>**执灯人,你听得到吗?**
我握紧口袋里的“昆仑印”
,它依旧温热。
风更大了。
而这一次,航向由我们自己决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