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尤其是孩子,在端午前后容易患感冒发烧、肠胃炎、湿疹、过敏性咳嗽等病。
所以,民间素有端午采艾叶以辟邪气,佩香囊以清污浊的习俗,南方更有五日正午饮药茶以防疫祛病、避瘟驱毒,所饮之茶即为午时茶。
为应时节,所饮之茶需针对毒五月之气候,借万物相生相克之力以疏邪散毒、消食导滞、解表散寒。
中国古时有行善积德的从善人家,会专门在端午节时制作这类午时茶,以施舍过路行人。
一些药店也在端午之时,对有交往的顾客赠送。
阴历五月五日午时:一年中阳气至盛之时,乃春夏之交,正值阳极生阴、重阳必阴的阴阳转化之时,夏至一阴生,表现为阳气渐弱、阴气渐生,故而天地之气相争,山岚瘴气弥漫,为毒五月之端,故名端午。
4.治疗风热感冒伴食积的中成药:小儿七星茶颗粒
应用:案例八(老师用对了)、案例九(宝妈用错了)
功效:开胃消滞、清热定惊。
主治:小儿积滞化热、消化不良、不思饮食、烦躁易惊、夜寐不安、大便不畅、小便短赤。
组成:薏苡仁、山楂、稻芽、淡竹叶、钩藤、蝉蜕、甘草等。
方解:山楂、稻芽可开胃消食、健脾和中、泻胃火;薏苡仁清热化湿健脾、泻脾胃之火;淡竹叶清热除烦利尿、泻心火;蝉蜕疏风熄风散热、止痉透疹;钩藤清肝平肝、镇静、泻肝火;甘草补脾益气、调和诸药。
诸药合用,共奏开胃健脾、消食定惊、清热疏风之功。
据说,小儿七星茶源自南宋刘昉所撰的《幼幼新书》,但我遍查此书,未见一方与此方接近,又遍查《幼幼集成》,仍未见相近之方,反倒是在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明代万全所撰的《幼科发挥》和明代王肯堂所撰的《证治准绳·幼科》中见到了“七星散”
方名,以为相近,结果发现七星散药味配方均与小儿七星茶无一味药相同。
可见,小儿七星茶组方应该来自民间,大概率出自广东、香港等南方地区。
因南方地区多有喝凉茶的习惯,小儿七星茶是其中一种,因其去火温和,适合小儿上火之用。
据说配方经过了百年的传承和检验。
可以肯定的是,小儿七星茶现已收录于《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也是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之一。
但是,如果小儿因脾胃虚弱、运化不佳所致的便秘、消化不良、虚火上炎、眼屎多、舌苔厚腻等症,就不能服用小儿七星茶,而应益气健脾、消食化积。
所以,应该在中医师的正确辨证下使用本品。
5.解表和中的中成药:小柴胡颗粒
应用:案例二、案例八、案例十、案例十一(都用对了)
功效:解表散热、疏肝和胃。
主治:外感病,邪犯少阳证,症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食欲不振、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等。
组成:柴胡、黄芩、党参、半夏、炙甘草、生姜、大枣等。
方解:柴胡轻清升散,疏邪透表,故为君药;黄芩苦寒,善清少阳相火,故为臣药,配合柴胡,一散一清,共解少阳之邪;半夏和胃降逆,散结消痞,可助君臣药攻邪之用;党参、甘草为佐,生姜、大枣为使,益胃气,生津液,和营卫,既扶正以助祛邪,又实里又防邪。
柴胡、黄芩能和解少阳经之邪,半夏、生姜能散少阳经之呕,党参、甘草能补中气之虚,补中所以防邪入里。
故以祛邪为主,兼顾正气,以少阳为主,兼和胃气,是“少阳机枢之剂,和解表里之总方”
,被历代医家所推崇。
小柴胡颗粒源于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和解少阳病的千年经典古方——小柴胡汤,将大补元气的“人参方”
改为扶正祛邪的“党参方”
,传承古法,保留原方药效,改进剂型与剂量,经科学方法精制而成的现代中药制剂。
小柴胡颗粒于1993年上市,至今已有30年。
1993年被列入部颁标准,党参方小柴胡颗粒剂被收录于2000版《中国药典》;2003年被列入广东省抗击“非典”
专用药物;2009年用于抗击全球“甲型流感”
;2011年入选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3年被广东省卫健委列入“登革热诊疗指引”
;2018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入第一批《古代经典名方目录》;2020年被列入《广东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治疗方案(试行第二版)》。
在此次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过程中,小柴胡汤治疗早期COVID-19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