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不是药没用,是病毒复制太多,那一点药根本不起作用。
只是,除抗甲型流感的奥司他韦外,目前尚无治疗乙型流感、丙型流感和其他流感的特效药物。
在医院门诊,对于确诊或疑似非重症流感孩子(年龄小于12岁),首选口服抗病毒药奥司他韦,因为奥司他韦是在儿童中研究最充分的抗病毒药;对于7岁以上儿童,也可选择吸入性抗病毒药扎那米韦。
只有在患儿无法口服或吸入药物的时候,才考虑静脉给予单剂抗病毒药帕拉米韦。
对于流感的相关症状,如发热、头痛、咽炎、肌痛、咳嗽和鼻炎等,需要进行对症治疗。
对症治疗与普通感冒相同,发热头痛的治疗以解热镇痛抗炎药为主,儿童首选对乙酰氨基酚,其次是布洛芬(非甾体类抗炎药)。
需要注意的是,不可以用阿司匹林来退烧。
对于继发细菌感染,如细菌性肺炎、急性中耳炎和鼻窦炎,才可以用抗生素!
单纯的流感病毒感染,服抗生素是没用的,因为抗生素只杀灭细菌,不影响病毒。
一旦出现呼吸困难、神志改变、疾病进展、临床恶化、脱水、慢性疾病加重,或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心肌炎、脑炎或下呼吸道并发症,就必须马上去医院!
对于流行性感冒诊治,中医有上千年的经验,并在防治过程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流行性感冒,在中医并无此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结为中医的“时行感冒”
或“时疫感冒”
。
与中医“风温”
“湿温”
“疫疠”
“时气”
“疫气”
近似,属于“温病学”
范畴。
若以病因辨证,则有“风、寒、湿、热”
四大病因,具有季节性、地域性的特点。
2.细菌感染
小儿感冒后容易发生中耳炎
小孩子感冒后如果还是高热不退,而且持续性哭闹和烦躁,一定要注意有没有耳朵不舒服。
会说话的孩子还好,哭闹时会捂着耳朵喊疼或说不舒服,不会说话的婴幼儿就只能哭闹不止、烦躁不安了。
如果有耳痛、耳闷、耳胀,可能是感冒引发了中耳炎。
中耳炎多有高热,有的还伴有呕吐,但这些都不算严重,如果能及时就医可以避免听力下降、鼓膜穿孔,或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因为,耳朵、鼻子和咽喉其实是相通的,中耳的鼓室并不完全密封,它通过一个斜行的“密道”
与外界相通。
这个“密道”
叫咽鼓管,它一端连接鼓室,一端连接鼻咽部,而鼻咽部位于鼻孔的后方、口咽部的上方。
咽鼓管的作用是调节鼓室压、引流鼓室中的分泌物,防止逆行。
感冒后,鼻腔黏膜会充血、肿胀,使鼻涕增加,容易堵塞咽鼓管。
感冒后,鼻涕中携带有病毒或细菌,就能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腔,从而引发中耳炎。
儿童感冒后较成人更易发生中耳炎,是由于儿童咽鼓管较成人短、平、直,婴儿期咽鼓管咽口位置更低,咽鼓管软骨较软,其硬度和弹性不足,参与咽鼓管开放协调有限,所以更易发生急性中耳炎。
中耳炎发病机制复杂,疾病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极易被宝妈宝爸忽视而延误病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