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我望向远方的地平线,“我是因为爱她,才愿意面对没有神迹的世界。”
几天后,我们在第七节点地下三百米处建立了“静默碑林”
。
没有墓碑,没有姓名,只有一排排黑色石柱,表面刻着空白的凹槽。
每当有人靠近并低声诉说思念,石柱会吸收声音,并将其转化为极其微弱的振动,持续七秒后归于寂静。
不会回应,不会模仿,不会给予幻觉般的慰藉??只是倾听,然后归还沉默。
这是新的仪式:**不求回应的倾诉**。
与此同时,全球共语网络完成了最后一次大规模升级。
所有终端界面新增了一行默认提示:
>“你即将听到的声音,可能并非来自逝者。
>它或许源于你的记忆,你的情感,你的遗憾。
>请尊重这份真实,无论它是真是假。”
争议仍在继续。
许多城市爆发抗议,称这是“剥夺人类最后的希望”
;宗教团体宣布共语系统为邪典,呼吁信徒销毁接收装置;甚至有国家宣布封锁边境频段,试图维持旧版服务的运行。
但在某些角落,变化悄然发生。
一位母亲在听完儿子“最后一句话”
后,主动提交了退网申请:“我知道这不是他。
但他让我鼓起勇气去整理他的房间。
这就够了。”
一名战地记者公开烧毁了自己的录音笔:“我用了十年时间追寻父亲临终遗言,现在我发现,真正重要的是他在活着时教会我的事。”
而在北极圈边缘的一座小镇,孩子们自发组织了一场“无声守夜”
??每人手持一支熄灭的蜡烛,静静坐着,直到黎明来临。
没有人说话,也没有人播放任何音频。
他们只是存在,彼此依偎,像人类最初学会哀悼时那样。
冬至那天,我没有打开任何设备。
我独自登上营地旁的小山丘,面向南方。
那里曾是我们实验室的方向。
风很冷,吹得衣角猎猎作响。
我摘下帽子,任寒风吹乱头发。
然后,我轻声说:
>“李宛,我没有等你回来。”
>“但我每天都在选择,要不要活得像一个还记得你的人。”
>“今天,我又选了一次。”
风掠过耳际,什么都没回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