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只有经过历练懂得变通以后,才能达到别人难以企及的境界。
所以这是一般人所无法领会到的。
因此,孟子反而因为不自我炫耀功德,而获得圣人的美誉。
管叔因为谦逊,推辞赏赐,而受到恩重嘉许的福泽。
这并不是刻意去通过诡辩诈惑获得的,而是通过自然形成的美好品德所获取的。
彼君子知自损之为益,故功一而美二;(自损而行成名立。
)小人不知自益之为损,故一伐而并失。
(自伐而行毁名丧。
)由此论之,则不伐者伐之也,不争者争之也;(不伐而名章,不争而理得。
)让敌者胜之也,下众者上之也。
(退让而敌服,谦尊而德光。
)君子诚能睹争途之名险,独乘高于玄路,则光晖焕而日新,德声伦于古人矣。
(避忿肆之险途,独逍遥于上等,远燕雀于啁啾,疋鸣凤于玄旷,然后德辉耀于来今,清光侔于往代。
)
君子知道自我损抑反而有益的道理,所以自己谦逊退让从而获得功德和美名两方面的好处;小人不知道占一时之利会祸及以后导致损伤的道理,所以由于自我夸耀而使自己功名尽失。
由此可知,不喜欢自我夸耀的人,别人自然会夸耀他;不喜欢与人争夺的人,反而会得到利益;对对手忍让谦和的,实际上获得了胜利;甘于处在别人下面的,最终将会高居别人之上。
君子能真切地体察到争斗这条道路的错误和弊端,独自按照独特玄妙的道路去行走,以至于品质到达另外一种境界,日新月异,美好的道德也就足以和古人先贤并驾齐驱了。
【释评】
《释争》之篇很好地诠释了委曲求全的道理,本篇在人才的发展中明确了圣贤之才所应具备的素质——谦逊不争。
这个理论很好地印证了老子所言“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
人才在互相争斗的过程中只有以屈求伸,才可以很好地取得成功,而一个好的领导者在选拔人才的时候也应该做到礼贤下士。
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也应该做到不争,不去刻意地争强好胜,又要能适时地以谦虚为准,这样才可以有所作为。
《释争》之篇的理论已经超越了对人才方面的评析。
不争,这个观点在任何领域,任何地方,面对任何人群,都可以运用,以求有所进步。
老子认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柔弱胜刚强。
兵法之中的“不战而屈人之兵”
也是这个道理。
不争难道就是不与人争斗,不思进取吗?其实不然,不争,其实是最好的与人争斗的武器,可以沉心敛气,辨别先机,不立危墙之下,其境遇反倒比张扬强势要好得多。
在现今社会的经济浪潮之中,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可谓异常激烈,而往往只有那些静心处世、分析得当的人,才可以力处上游,成为社会的弄潮儿。
所以,在人才竞争的过程中可以很好地借鉴《释争》之篇的理论,人才不去与人争强斗狠,淡定处之,最后看准先机,以图大业。
好的管理者在选拔人才的时候也可以借鉴本篇的理论,在人才选拔中做到礼贤下士,虚怀若谷,这样人才便可尽为己用,大业才可以达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