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这就是观察一个人的名望的时候,容易产生偏颇失公的谬误。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
曹操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重视人才,敢委重任。
领衮州牧后招贤纳士,对郭嘉尤为敬重,还有“赤脚迎许攸”
的典故。
曹操胸怀宽广,不念旧恶,官渡之战后启用陈琳、收服张辽,皆体现了用人唯才的政治风范。
良鸟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仕。
正是因为曹操重视人才,爱惜人才,才完成了统一北方半壁江山的大业。
夫爱善疾恶,人情所常;(不问贤愚,情皆同之也。
)苟不明贤,或疏善善非。
(非者见善,善者见疏,岂故然哉,由意不明。
)何以论之?夫善非者,虽非犹有所是,(既有百非,必有一是。
)以其所是,顺己所长,(恶人一是,与己所长同也。
)则不自觉情通意亲,忽忘其恶。
(以与己同,忘其百非,谓矫驾为至孝,残桃为至忠。
)
喜欢善良美好的事物,讨厌丑恶鄙陋的事物,这是人的本质所在。
如果不察明事物的本质,就会偏离善良的事物,赞扬丑陋的事物。
为什么这么说呢?被认为不是良善的事物,虽然有很多鄙陋的地方,但其实也有良好的可取之处。
观察他良善的地方,来和自己的优点来相互对应,那么就会觉得情意相投,也就会忽略他鄙陋的地方。
善人虽善,犹有所乏,(虽有百善,或有一短。
)以其所乏,不明己长;(善人一短,与己所长异也。
)以其所长,轻己所短,则不自知志乖气违,忽忘其善。
(以与己异,百善皆异,谓曲杖为匕首,葬楯为反具耶。
)是惑于爱恶者也。
(征质暗昧者,其于接物常以爱恶惑异其正。
)
良善之人虽然美好,但其实也有鄙陋的地方,以他鄙陋的地方来对照自己的长处,那么自己的长处就会被忽略掉;如果以他的良善的地方来对照自己鄙陋的地方,那么就会感到自己很一无是处。
那么虽然彼此情意相投,但却不能客观地发现他人的良善之处,这就是观察一个人待人接物的时候,往往会受到个人喜恶的迷惑。
夫精欲深微,质欲懿重,志欲弘大,心欲嗛小。
精微所以入神妙也,(则失神。
)懿重所以崇德宇也,(躁则失身。
)志大所以戡物任也,(小则不胜。
)心小所以慎咎悔也。
(大则骄陵。
)故《诗》咏文王:“小心翼翼”
“不大声以色”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