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周通判的到来,像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迎官驿这群等待述职的官员中漾开了层层涟漪。
虽然那日被李文渊用“霍都尉”
的烟雾弹暂时搪塞过去,但周通判离去时那冰冷的眼神,所有人都看得分明。
接下来的几日,李文渊明显感觉到周围的空气又冷凝了几分。
原本还有些表面客气的同僚,现在更是能避则避,仿佛他身上带着瘟疫。
去驿馆食堂用饭时,他所在的桌子周围总会空出一圈。
偶尔有目光交汇,对方也多是迅速移开,或带着毫不掩饰的幸灾乐祸。
“大人,这帮势利眼!”
赵虎气得拳头紧握,每次去吃饭都像要上战场,恨不得把那些躲闪的目光瞪回去。
“虎子,稍安勿躁。”
李文渊倒是淡定,慢条斯理地啃着馒头,“狗朝你叫,你还能咬回去不成?他们怕沾上麻烦,正好,我们也乐得清静。”
话虽如此,李文渊心里清楚,麻烦不会因为你不理它就不上门。
周通判那日吃了瘪,绝不会善罢甘休。
述职在即,对方必定会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给他设置重重障碍。
果然,这天下午,吏房一名书办来到了迎官驿,点名要见李文渊。
那书办穿着浆洗得发白的吏服,下巴抬得老高,眼神里带着股衙门小吏特有的、对上谄媚对下倨傲的劲儿。
他手里拿着一份文书,站在院中,声音不大不小,却足以让附近几个房间的人都听得清楚:“李文渊李大人是吧?奉上命,核查各位述职官员的官凭、告身,以及……任内考功记录。
还请李大人将一应文书取出,由在下核对验看。”
例行核查本是常事,但这书办特意强调“任内考功记录”
,而且选在这么一个半公开的场合,其用意不言自明——就是要当着众人的面,找李文渊的茬,最好能找出点问题,让他连述职的资格都没有。
周围几个房间的门窗后,隐约有人影晃动,显然都在暗中观察。
李文渊心中冷笑,面上却是不动声色,回房取来了自己的官凭和告身文书,递了过去。
那书办接过,仔仔细细地翻看,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地抠,仿佛要从里面找出伪造的痕迹。
看了半晌,官凭和告身自然是毫无问题。
书办脸上闪过一丝失望,随即又拿起那份所谓的“任内考功记录”
。
这其实只是李文渊自己整理的一份简述,毕竟青云县那种地方,正规的考功流程早就形同虚设。
“李大人,”
书办指着记录上的某一行,语气带着质疑,“这上面说,你到任后,清理积案三十余起,调解乡邻纠纷近百桩……可有具体卷宗、人证物证佐证?空口无凭,这恐怕难以采信吧?”
李文渊早就料到会有此一问,懒洋洋地答道:“青云县衙年久失修,前任离任时卷宗多有散佚。
这些案件、纠纷,多是乡老、里正共同见证调解,若要逐一取证,恐怕得劳烦书办大人亲自去一趟青云县,找那些乡亲们问问了。”
他这话半真半假,把皮球踢了回去,暗指对方吹毛求疵。
书办被噎了一下,脸色有些难看,又指着另一条:“那这‘改良农具,提升耕作效率’、‘引入新式制盐法,缓解盐荒’……可有工部、户部的核准文书?可有具体成效数据?”
“农具改良,乃本官与县中工匠共同琢磨,百姓用了都说好,数据嘛……青云县田地增产三成,这算不算数据?至于新式制盐法,缓解了本县及周边百姓吃盐难的问题,此乃实事,江州盐铁司若有疑问,自可派人查验。”
李文渊对答如流,语气依旧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底气。
增产三成是他夸大了,但效果确实有,至于盐铁司,天高皇帝远,谁还真会为了个小县令的述职跑去查验?书办接连碰了两个软钉子,有些恼羞成怒,又翻到记录最后,声音陡然提高:“还有这条!
‘整顿治安,缉拿盗匪’……李大人,据我所知,青云县此前确有盗匪为患,但似乎并非由你亲自带兵剿灭,而是……用了些上不得台面的手段,甚至因此得了‘瘟神’之名!
此事,你又作何解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