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一个很少读报纸的人可能会这样说,国外也没有什么新消息,法国大革命也不例外。
什么新闻啊!
更重要的是知道一些万古常新的东西!
“蘧伯玉(卫夫人)使人与孔子。
孔子与之坐而问焉。
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
使者出。
子曰:使乎,使乎。”
周末本是农民休息的时间,他们已经昏昏欲睡了,此时,牧师不该喋喋不休地在他们耳边絮叨——因为礼拜日是对糟糕的一周的恰当总结,而不是又一周新鲜而勇敢的开始——但牧师们偏偏不是对他们灌输冗长枯燥的传教,而是对着他们大声吼叫:“停!
停下来!
为什么表面上这么快,而事实上却这么慢?”
在思索中穷尽一生
虚假与谬误被推崇为最完美的真理,而事实却被说成虚构。
假如我们老老实实地只研究事实,不让自己被蒙骗,那么与我们所了解的一切比较起来,生活就是一部童话,一则《天方夜谭》里的故事。
假如我们只推崇必然的和值得存在的事物,那音乐与诗歌就会在街头回**。
如果从容不迫、头脑清醒,我们就能认识到,只有伟大而珍贵的东西才能经久不息地绝对存在。
那卑微的恐惧与欢乐只是现实的阴影。
现实,永远那么崇高,令人心旷神怡。
人们闭上眼睛,昏沉入眠,任凭自己被影子欺骗,处处建立、强化他们日常生活的道路和习俗,处处遵循它们,而这些习俗却仍是建立在纯粹虚幻的根基之上。
嬉笑生活的孩童,比成人更能清楚地洞悉生活真正的法则与关系。
大人活得一塌糊涂,却自认为聪明——自认为阅历与失败让他们聪明。
我曾读过一本印度书,上面写道:“有一位王子,从小就被放逐。
后来,一个樵夫把他抚养成人。
他一直以为自己属于他生活中的那个贱民阶级。
父亲的一个大臣发现了他,告知了他的真实身份,他这才知道自己是一位王子。”
这个印度哲学家继续写道:“因此灵魂也是这样,会因处境而误解自己的身份,直到圣哲揭露真相,方知自己是婆罗门。”
我发觉,我们新英格兰人生活卑微的原因就在于,我们没能透过事物的表面看到其实质。
我们误把事物的表象当成本质。
假如一个人走过这个小镇,看到的只是事实,那么你想一想,“磨坊的水池”
会流向哪里?
假如他向我们叙述在那里所见的事实,从他的描述中我们不会认出那个地方。
看看那会议室、法庭、监狱、商店,还有住宅,在你真正审视它们之前,你觉得它们到底是些什么东西?它们将在你的描述中变得支离破碎。
人们推崇的是远在系统之外的真理,那存在于星系之外、最遥远的星球背后,亚当之前、末代之后的真理。
永恒之中确实存在着真理与崇高,而这所有的时间、空间与情形无不散布于此时此地。
上帝此刻已达到了至高境界,岁月的流逝再不会为他增添丝毫神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