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3夺门:连于谦都碾碎的贪廉剧斗
banner"
>
土木堡之变,巨贪王振在空中陨落,爆裂之后的财富散落四方。
现在,太监知道不能吃独食了,文官、武将乃至亲王都要来分一杯羹。
在北京保卫战中立下大功的人们摩拳擦掌,该我们收获了!
然而,明太祖之后的又一堵高墙挡在了他们面前。
于谦,一手补天裂的盖世英雄,他那种连皇帝性命都丝毫不顾的一片公心,简直是为臣版的明太祖。
然而贪官再不能忍,徐有贞、石亨、曹吉祥,一位文官、一员武将、一个太监,这对组合掀起了贪廉剧斗的滔天巨浪,终于借助“夺门”
奇案骗取了明英宗的信任,斗败于谦,重开贪腐盛世。
连于谦这位超级英雄都能斗败,贪官们的气焰嚣张上了天,直到有一天,明英宗终于省悟。
然而几个大贪官又岂肯交出到嘴的肥肉,太监谋反,一场比夺门更加奇异的政变终于为英宗朝的贪廉剧斗画上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句号。
3.1一手补天裂
土木堡之变,超乎所有人想象的天裂大祸,几乎将建立不足百年的大明王朝一举摧垮,几乎让蒙古人看到重现大元帝国荣光的一线希望。
然而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我们的盖世英雄横空出世。
辛弃疾的那句“看试手,补天裂”
并没有在开禧北伐中实现,却是一直等到240年后才终于找到属于它的主人——于谦。
于谦,生于明太祖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卒于明代宗景泰八年(明英宗天顺元年,1457年),明太宗永乐十九年(1421年)辛丑科进士,明代最伟大的民族英雄。
于谦很小就表现出惊人气质,七岁时就有一位高僧见到他便惊呼:“他日救时宰相也!”
。
于谦23岁中进士,深得明宣宗(朱瞻基)器重,历任监察御史、巡按江西等要职。
于谦一生以清正刚直著称,明英宗正统十一年(1446年),己任兵部右侍郎(正三品加衔)、巡抚河南山西九年,政绩颇高,朝廷将其加衔晋升为兵部左侍郎,早受二品俸禄。
于谦非常清正,每次进京从不带礼物,京官们多少有些失望。
有人劝于谦:“您不肯送金银,难道不能带点土特产?”
于谦莞尔一笑,甩了甩两只袖子,说:“只有清风。”
吟诗一首:
绢帕蘑菇及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这就是“两袖清风”
的典故。
所幸当时三杨主政,不需要送礼,于谦每次进京办事,上午汇报,下午就可以得到批复,还没有感受过吃拿卡要的风气,所以愈发正直。
然而三杨去世后王振当政,风气为之一变。
碰巧当时有一位御史也叫于谦,曾经顶撞过王振,王振暗中记下“于谦”
这个仇人。
有一次于谦向朝廷举荐参政王来、孙元贞二人接替自己的巡抚职位,巡抚是中央派驻在地方的协调官,参政则是布政使的副官,相当于副省长,于谦举荐参政接替巡抚本是很正常的人事工作,但王振把两个于谦搞混了,看到举荐奏疏觉得是个机会,准备整他。
而那些每次眼巴巴望着巡抚大人送礼却被于谦搞得大失所望的京官们一听说王公公准备整这家伙了,兴奋得汪汪直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