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天中文网

4纸糊内阁 沉默的转折(第15页)

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本来这不合规制,内阁驳回了兵部的这道奏疏。

但张鹏知道章瑾己经获得了明宪宗许可,于是不顾各方阻力大力举荐。

这下张鹏彻底引爆众怒,大家确定他再也不是当年那个力敌石亨、曹吉祥的刚直御史了,弹章如暴雨般砸向他的头上,张鹏狼狈辞官回家。

说实话,张鹏的人生有那么几分悲凉,但他这种人生态度的转变其实也容易理解。

一来张鹏被石亨那一次整怕了,宪宗朝又不断出现宦官佞幸打击朝臣的情况,更是令他心悸不己;二来也不得不说恐怕是对朝廷的心冷,周太后、明宪宗你们既然能公然漠视礼法,又凭什么要求儒臣始终保持一颗向圣之心呢?张鹏可以说是丧失了理想信念,从胸怀天下的正气大侠堕落为卑猥犬儒的典型。

张鹏这种经历又岂非大多数人的共同写照?出淤泥而不染其实也是有条件的,淤泥太强大时,谁还想守身如玉地破出淤泥,那就只能被淤泥淹没。

在那个泥沙俱下的时代,能活下来的,只能是和光同尘的剩余物。

而像张鹏这样曾经刚直的人,受到打击后心态发生逆转,其前后的对比更加令人不忍直视。

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

这恶名当然也不是冤枉他们,但这不仅仅是他们个人的人品问题,更多是那个时代的悲哀。

或许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生在一个好时代,哪怕就晚生二十年,生在“弘治中兴”

之中,就能成为万千直臣中的一员,以直臣能吏之名留于青史。

比如泥塑六尚书中的礼部尚书周洪谟,其实是明中叶一位杰出的学术大家,他在弥留之际还在病榻之上写就了著名的《安中国定四夷十事》,可见是心忧庙堂的,但他在宪宗朝却断无施展的空间,只能与另外八位互相作陪,无奈地看着各自的名字被记入纸糊泥塑这个可笑的行列。

孝宗一朝堪称众正盈朝,连刘棉花都转型做了清官,不愧为三大圣君之一缔造的伟大中兴,但仍然出了一个震惊天下的大案。

此案之重,不在金额巨大,也不在案犯身份,而在于此案直接攻击了隋唐以来中华帝国上千年的政治根基,这便是弘治十二年(1499年)己末科会试舞弊案。

此案其中一位案主非常有名——唐寅,字伯虎,明代最著名的画家、诗人。

即便没有牵涉进这场大案,唐寅在诗文和书画方面的成就己经足以名垂青史。

唐寅因诗文与祝允明(祝枝山)、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大才子”

——所谓“吴中”

即后世所称江南,又在绘画上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为“吴门四家”

,又称“明四家”

,在这方面是徐有贞的徒孙。

诗、书、画中唐寅的画作成就最高,大量著作藏于世界各大博物馆。

2013年6月3日,一幅唐寅的32x124cm横轴画卷《松崖别业图》以2400万元起拍,经过120轮竞价,终以7130万元成交,可从一个侧面说明唐寅在人类艺术史上的不朽地位。

同时唐寅的诗文也以超然隐逸著称,他的这种风格很容易被戏曲小说作家盯上,后来被打造成了一代风流才子的典范。

但事实上唐寅30岁被牵涉进这个世纪大案后,众叛亲离,之后以卖文鬻画苟且偷生,晚年又被牵涉进宁王(朱宸濠)叛乱,极痛一生,与民间流行的文艺形象相去甚远。

唐寅作弊案在当时便有很多疑点,到底是不是冤案至今颇有争议。

唐寅有一位好朋友名叫徐经,其实是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的高祖。

二人同为应天府举人,于明孝宗弘治十二年(1499年)结伴进京参加会试。

明代的科举体系己经非常成熟,普通人先参加县试,合格者成为童生,便有资格参加州府一级的院试,合格者成为生员(俗称秀才)。

生员有资格参加布政司的乡试,合格者成为贡生(俗称举人),北直隶和南直隶的乡试称顺天府乡试和应天府乡试。

举人们可直接在地方政府做官,也可以参加每三年一次朝廷在北京举办的会试,从约4500名举人中考出约300名贡士或称中式进士。

中式进士再进行一场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确定一个排名,即为进士。

殿试是等额录取,只是排位赛而非淘汰赛,所以中式进士其实己经锁定进士资格。

乡试第一名俗称解元,会试第一名俗称会元,殿试第一名俗称状元,连续三场都考第一便是所谓“连中三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前缘惊魂我在末世开商店娇软美人在年代文里被甜宠了学霸型科技大佬炮灰锦鲤把自己上交了摄政王的心尖娇宠追击半岛高岭之花的人设崩了凶狠系男神我哥是动物之主[快穿]也许我就无法拥有正常的青春食物链顶端的猛兽丧尸他后妈我的外挂跑路了末世大佬她又美又飒重生之惊羽满级大佬从斗罗开始活在诸天战神影后勤奋努力的我不算开挂我靠美食在逃生综艺爆红夫人竟把自己捧红了娱乐圈的科学家网游之末日剑仙和死对头甜甜恋爱[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