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
李成梁死后,朝廷空降多位大员主持辽事,当地势力遭到严重削弱,但又缺乏李成梁这样的扛把子,无力抵抗。
现在广东人袁崇焕提出以辽人守辽土,他们就把袁督师当成了新的核心。
这倒是激发了辽人的积极性,但客观地说并不符合明朝祖制,也不符合公共管理学的基本原理。
很多御史言官指出这是放纵袁崇焕在外镇结党专权,但明思宗己经认定了只要袁督师能五年平辽,这个黑锅也替他背了。
二、排挤外来势力。
辽镇有了新老大,当然就要排挤外人,蒙古人满桂、陕西人王之臣、甘肃人赵率教都被挤开,辽人抢回不少职权,欢呼雀跃,坚定了跟着袁督师走的信念。
但浙江人毛文龙远在朝鲜,无法实施有效排挤,袁督师和皇太极一样,认为这个人非常讨厌!
三、打造出一支“关宁铁骑”
。
袁崇焕将世守辽东的将门子弟们整编成一支“关宁铁骑”
,据说是辽东乃至全国第一战队、唯一能在野战中对抗后金骑兵的明军。
现在不少人很崇拜这支部队,甚至将其与岳飞的神武后军相比。
四、提出与后金议和。
这就不对了,皇上重用你就是想快速平辽,现在老努刚死,机会大好,你却偏要议和?不是给对方喘息之机吗?朝廷己经在辽东投了那么多银子,等他歇够了气你还得投更多来处理——但其实就这意思,哥,你懂的。
何况明朝是著名的“不和亲,不纳币,不议和”
,对外姿态一直很强硬,你个小小的建虏还要议和?袁督师解释这是缓兵之计,你看以前急于进攻总是失败,现在应该先稳住皇太极,再步步为营修堡垒挤死他——当然,修堡垒要花很多钱,得找您报账。
明思宗很快又接受了新理念,顶住满朝文武的压力表扬了袁崇焕。
当然明思宗也不敢公开议和,只是默许袁崇焕私下议和。
说实话,这就是在玩火了,为后来明思宗被黑锅压断背埋下重要伏笔。
然而袁崇焕不复“炮毙老努”
的神勇,连后金的一个小贝勒都没宰到,反过来还要议和,17岁的明思宗智商又欠费了。
还没等他筹到钱充值,袁督师给了他一个惊喜——宰了个大人物——不是皇太极,是毛文龙。
崇祯二年(1629年)六月,袁崇焕到双岛(今大连金州海域)视察东江镇,突然出示一份圣旨,宣布毛文龙有十二条大罪当死。
这道圣旨当然是袁崇焕自制的,但毛文龙信以为真,当场自尽。
也有资料称袁崇焕是用林冲火并王伦的方式,趁毛文龙跪在地上听旨时拔剑砍了。
总之,袁崇焕是未报朝廷,直接把毛文龙宰了。
且先不论这十二条罪名是否成立,罪犯论死尚且要三奏,你就这样杀一个太子太保?估计满朝文武把袁崇焕撕来吃了的心都有了。
不过另外一边皇太极却是欣喜若狂,史载他“置酒高会”
大肆庆祝。
这自然会引来朝臣们火药帝国般的弹劾狂轰,但令人惊讶的是,明思宗没有从众意惩处袁崇焕,反而帮他背了这个黑锅。
很简单,他己经在袁崇焕身上寄托了太多希望,也投了太多银子,现在撤掉袁崇焕,那之前的投资不都打水漂了吗?不行,我得让他给我把局势捞回来。
这其实就是你股票跌了一大截,明知还要继续跌但也死活不肯割肉,非要等这支票“解套”
的心情。
但你知道,等解套的散户往往会被套得更深,袁崇焕马上就要给明思宗一个更大的惊喜——皇太极直接到北京城下来问候您了。
崇祯二年(1629年)十一月,皇太极率女真、蒙古兵马近十万,从长城喜峰口关突入,直接攻打了北京城!
尽管没有攻克,但在富裕的京畿爽抢了一个月,然后又安然退回关外。
尤其重要的是,跟着他进来的蒙古诸部也抢了个盆满钵满。
此举的重大意义在于皇太极向后金联盟,尤其是还有些犹豫的蒙古诸部展示了强大的实力——可以直薄北京,还可以带着你们抢这么多战利品,以后就跟定我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