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3夺门:连于谦都碾碎的贪廉剧斗02
banner"
>
3.5太监曹吉祥的野望
石亨和曹吉祥虽然没能实现取徐有贞性命的目标,但总算将其逐出官场,终结了他的政治生命,接下来他们就要谋求更大的经济利益。
不过明英宗也不是傻子,开始察觉到这二人的奸状。
其实,明英宗也是一个饱受贪官折磨的皇帝。
他很清楚,贪腐行为是要葬送他朱明江山的,只是一直虑及石亨、曹吉祥的夺门大功,才一直强忍着宽宥他们贪一点,但这种忍耐不是无限度的,他们却步步进逼,让英宗越来越难受。
所以,在连续扳倒于谦、徐有贞这些障碍后,主要矛盾就由贪官和清官之间的矛盾转变为贪官无限度的贪欲和皇帝有限度的容忍之间的矛盾。
一些聪明的人知道,现在才是斗倒他们的时机。
英宗复位后,诏吏部侍郎李贤入直文渊阁,作为次相,排在首相徐有贞之后。
李贤不是三人团,一定程度上威胁到徐有贞的首相地位,所以三人团对他颇多排挤打压,他一直耐心忍受。
冤枉的是,杨瑄发起弹劾,石亨、曹吉祥与徐有贞翻脸时,石亨、曹吉祥却怀疑徐有贞己经和李贤等人成了一伙,于是在皇帝面前把他们一起给告了状,明英宗将李贤贬为福建参政。
李贤受此重挫,但他很清楚现在石亨、曹吉祥正值宠信,辩不过他们,于是隐忍不发。
不久,李贤复为吏部侍郎,一个月后又复为吏部尚书、内阁大学士。
可能是汲取了徐有贞的教训,李贤绝不直接攻击石亨、曹吉祥的贪腐行为,而是非常谨慎地引导皇帝对他们的态度。
李贤很清楚徐有贞曾经是他们的盟友,动作稍大尚遭报复,自己一直是他们的眼中钉,行事更须谨慎百倍。
明英宗和石亨偶尔会在国事上有所分歧,本来这不至于令其失宠,但李贤一直精心挑选这样的机会来发出深入皮下的细致攻击。
有一次石亨得到情报,瓦剌太师孛来在长城附近狩猎,带着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是当年秦始皇用和氏璧打造,历朝相承,作为中华帝国正统象征的宝符。
玉玺在北宋“靖康之乱”
中丢失,宋元以来常有所谓的传国玉玺重现于世,但事实上均属附会之赝品。
石亨提出可以突袭孛来把玉玺抢来,明英宗也很心动。
李贤却提出,这个玉玺就算是真的也没什么实用价值,何况多半还不是,犯不着为此重开边衅。
明英宗觉得李贤有理,打消了念头,石亨却不依不铙,坚持要出兵,明英宗有点不高兴,李贤趁机说:“陛下应该乾纲独断,为什么总是被这些人所制?”
明英宗说:“这些人干政,奏事的人总是先到他们门下,怎么办?而且我曾不采纳他们的意见,他们就很不高兴。”
李贤轻轻说:“陛下以后要逐渐不采纳他们的意见。”
明英宗点了点头。
从此,明英宗不再对石亨、曹吉祥及其听之任之,甚至有时故意不遂他们的意,关系开始从无所不听的恩公逐渐转为冷淡。
现在才是发出致命一枪的时机!
天顺二年(1458年),兵部尚书陈汝言因贪赃获罪。
石亨扳倒于谦后,力荐郎中陈汝言越级提拔为兵部侍郎,并很快又升尚书。
结果不到一年,陈汝言东窗事发,贪赃之巨,令人发指。
明英宗非常气愤,把陈汝言的赃物摆了一地,让石亨自己看,痛心地说:“于谦在景泰朝最受宠信,死时却家无余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