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天中文网

6裂痕 慢性病的花样病灶(第7页)

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首先是各地和军营中的镇守太监、监枪太监一律革除;其次是劝说明世宗严厉告诫身边的太监们老老实实做好服务员工作,不得干政;东厂虽然保留,但行为收敛,不得擅自外出刺探案情。

所以,终世宗一朝以及其后的穆宗朝半个多世纪,宦官之弊得到治理,这一系列举动一度让明世宗被误认为是一位奋发有为的少年贤君。

张璁也因为这一系列力压太监的强力举措,得以和文官极大地缓和了关系,但在青词这件事上,他最终还是被定性为一个谄媚皇帝的谗臣,为文官们所鄙夷。

明世宗以青词为标准,挑选宠臣,算得是权谋史上的一个创新。

中华帝国早早地抛弃了世袭官制,庞大的文官系统是从普通公民中挑选人才来充任的。

那从上亿普通公民中挑选出这三千多人,标准是什么?文官们自己的标准是读书读得好的就是好人,该当好官。

明世宗偏偏要换个标准,写青词写得好的才是好人,才该当好官——然后咱们看到底谁当官。

张璁还曾撺掇明世宗干另一件大事——改进士独大为三途并举。

所谓“三途”

是指进士、举人、岁贡三种入官的途径。

进士是顶尖学历;举人是次一级的学历;岁贡则是地方每年向朝廷推荐人才,在魏文帝(曹丕)创立九品中正制后、隋唐科举考试制度发轫之前是中国的主流选官方式。

明代的科举制度己经很成熟,也非常严格。

三千多个重要职务必须由进士充任,主要包括京官、都布按三司主官、府州县主官;举人主要充任府州县下设的中层干部(大致相当于现代的局长);岁贡生主要充任各级政府的低级文员。

而且进士出身的官员被称作“清官”

其余官员被称作“浊官”

这里的“清官”

不是和“贪官”

相对应的概念,而是和“浊官”

相对。

所谓“轻清上腾,重浊下凝”

清官在京官、地方主官这条上层路线流动晋升,浊官则在各级地方政府的中下层路线流动晋升,形成“清浊分流”

其实就算是进士,如何任用也是由考试成绩客观决定的,一甲、二甲、三甲、庶吉士的任用方法皆有规制,不由任何人随意支配。

人事制度越严格、越客观,就对企图揽权的人越不利,因为这样他们就无法自由安排“自己人”

去占据重要官位。

中华帝国自唐宋以来这种严格以考试成绩决定仕途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权力,避免任人唯亲、结党营私,现在张璁实际上是想放松这种束缚。

张璁最初作出这种尝试是因为他初入阁时,诸多翰林官耻于与其为伍,不听从号令,让他根本无法开展工作。

张璁大恨,吹毛求疵地找到他们各种纰漏,将二十余名翰林官均贬出翰林院。

但赶走这些人又怎么办呢?这些官位还是需要人来填呀,按规矩还是得进士,而且按理说还必须是一甲或者庶吉士,张璁根本找不到那么多符合条件的人,就算找来一样也不会听他的话。

翰林院、中书科倒是有很多低级文员似乎对张璁很恭敬,但他们又不符合条件,当不了翰林官。

于是张璁省悟症结的关键,提出放宽限制,三途并举,不一定只有进士才能当这些官。

张璁提出的理由当然冠冕堂皇,大致就是不拘一格用人才之类的,只要是好的人才就应该用到好的岗位上之类。

但所谓“人才”

这个标准怎么确定?科举考试本身是一个很客观、公正的选拔方式,也是一道坚实的防火墙,严防着结党营私者提拔“自己人”

占据官位。

张璁提倡以更宽松的规则选官,无非就是想绕开这道防火墙而己。

历史表明,张璁的这个企图完全是失败的,甚至激起严重反弹,明朝恰恰就是在嘉靖朝形成了愈发严格的选官制度,幸进之门愈发被堵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乡村最强小神农重生之名门皇后天才反派的绝色美人妈重生了[八零]同妻夫人疯批暴君被福运农女喊去种田娘娘偏要住冷宫斗罗:蛛皇传说黑暗侵袭,我的职业是光一座天道殿,无敌从收徒开始陈道玄冷嫣然有请小师叔某不科学的漫威科学家紫藤花游记傅爷,你的小祖宗被你惯坏啦!万界武侠大冒险快穿之精分主神的心尖宠抗日之打鬼子我一枪一个邪王火妃:殿下等着瞧第八冠位盛世妖女,至尊太子妃卖油娘与豆腐郎皇后她每天都想篡位悍妻当道:财神娘子升职记我弟子明明超强却以德服人家父曹操,字孟德洪荒之天帝纪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