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汉武帝颇感欣慰。
元封元年(前110年),已经升为御史大夫的卜式听到种种反映:官府卖出的盐不是咸的,而是苦的;官府统售的铁工具脆弱不牢,一下地就断裂,而价钱却很贵。
老百姓不欢迎这种产品,官吏却强迫老百姓非买不可。
还有,征收商人的船税太多了,以致经商的人减少,日用货物也少了,物价上涨。
这些问题关系到了国计民生。
于是,卜式找大司农孔仅商量,孔仅也感到是个问题。
经过反复磋商,他们决定向汉武帝反映盐铁专卖中的这些问题。
汉武帝听后,十分不高兴,一怒之下便把卜式贬为太子太傅,并且撤了孔仅的职位,继而任命桑弘羊为治粟都尉,统管大农官的事。
事实上,桑弘羊也早已看到盐铁专卖中存在的问题。
他还知道,主管盐、铁的官吏为了卖出质量差价格高的盐、铁,往往互相争市,影响了盐、铁的价格稳定。
但是,桑弘羊没有采取提意见的方式,而是经过深入调查、反复思考,认为对郡国送京贡物的运输和京师市场的供销应该进行改革。
汉初,各郡国都向中央政府贡献输送当地的土特产品,假若产于其他郡中的,还得派人到远方采购,然后雇人转运到京师。
这样做其实给商人提供了很好的从中渔利的机会,他们乘机抬高物价,大发其财。
贡献的物品几经周折,长途运输,肯定会损耗和破坏,有时贡献的价值还抵不上运输费用。
劳民伤财,既增加了人民的负担,又使政府蒙受损失。
鉴于这种情况,桑弘羊认为应该由中央政府统一进行控制和管理,收权于中央,收财于中央。
他奏请汉武帝行“均输”
“平准”
之法。
其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在各郡国设置均输官,主持运输各郡国的贡纳物品;在长安设平准官,掌握运到京师的货物和物价。
各地的均输机关与京师的平准机关互通信息、互相配合。
第二,各郡国向中央贡纳的物品,全部按当地市价,购买成当地出产的物品,交纳国家后,由均输官负责将它运输到缺乏这类物品的地区出售。
然后就地购买当地出产的物品,输送到其他缺乏这类物品的地区出售。
这样辗转运输、销售,国家利用地区存在的差价,从中获取巨大经济利益。
最后根据平准官提供的信息,在最适宜的地区购买京师所需要的货物,运到京师。
第三,在京师的平准官,将各地运到长安的货物在京师市场上卖掉,利润上缴国家。
并且要遵从“贵则卖之,贱则买之”
的标准,平抑市场物价。
这样既确保了对京师人民的供应,又打击了投机倒把的商人。
桑弘羊的方案果然得到了汉武帝的赞许。
“均输”
“平准”
的实行,使物价相对地稳定下来,政府不仅支出大大减少,还可以获得很大的经济利益。
这项政策又能再次抑制大商人,完全符合汉武帝重农抑商的方针政策。
统一货币、盐铁专营、均输平准等,是桑弘羊改革经济、理财兴利最得力的措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