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第一章贫者愈贫,富者愈富02
banner"
>
在房价开始出现飞涨之前,也就是2005年之前,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是很单一的,基本上不外乎税收、旅游业以及和大型企业合作这几条财源,而且旅游业并不是每个地方都可以搞的,所以在政策解冻之后将土地这种公共资源的使用权出售给商人就成了地方政府提高财政收入的一个新的模式。
当卖地成了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的主要财政收入时,卖家当然希望地价越高越好,于是开发商从政府拿地的成本就变得越来越高。
开发商拿地是为了什么?还是为了赚钱,当然希望成品房卖得的越贵越好,可是穷人是没多少钱的,你卖得的越贵,穷人就越买不起,所以开发商从政府手里买地建房时,更希望将房屋卖给富人,尤其是中国的富人,你卖得的越贵,他就越觉得你的房子好。
土地在政府手里,有权力购买土地建造房屋的是开发商,老百姓必须从开发商手里购买房屋居住,当政府和开发商都希望从中获取利益时,住房对于老百姓而言就由人人都吃得起的豆腐变成了只有富人才能享用的鲍鱼。
问题二,中国的房地产存在泡沫吗?
这是个经济学家们一直争论不休的话题,在这里先来谈一下它为什么这么受争议。
假设在看这本书的你是一个经济学家(有可能你真的是个经济学家),你说中国的房地产没有泡沫,大家都相信了你的话,在这种前提下,对谁最有好处?答案是房地产商,因为房地产的暴利要透过三个环节才能实现:政府——商人——个人。
这三个环节里任何一方如果突然集体性改变意愿就有可能造成房地产暴利的终结,那么现在你说没有泡沫,我们的楼市很正常,政府如果听信了你的观点,高价卖地的意愿就会变得更坚定;老百姓如果听信了你的观点,着急买房的意愿也会变得更坚定,最终是谁得利呢?如果真相是“不存在泡沫”
的话,那么政府和商人以及买房的百姓都会得利。
,但如果真相是“泡沫很大”
的话,那么结果就会非常糟糕,经济大萧条,除了地产商以外,都会被这个泡沫所吞噬。
那么我们的房地产究竟是否存在泡沫?,我们来客观分析一下。
第一个要搞清楚的问题是,什么是经济泡沫?简单地的讲,一个商品的交易价格过高而背离了它的本身价值,并且由于交易价格的持续高涨而导致购买者预期的涨价,最终远远超出了其本身的价值,超出的那部分就被称为泡沫。
我们第二个需要弄清楚的问题是,土地的本来价值是什么?请注意这里,问的是“是什么”
而不是“是多少”
,如果你问“是多少”
,那么开发商会告诉你一亩地几千万元、几亿元甚至十几亿元,而环保主义者会告诉你它是无价的。
土地的本来价值是让人耕种和居住,我们主要谈的是城市居住。
人必须利用土地来居住,而居住所要付出的成本是否在他的劳动价值承受范围之内,这才是关键。
年薪一万元的打工族是不会去住别墅的,他们也没有向政府提出过这方面的要求,任何群体要求的居住环境基本上都是符合自身劳动价值的,合理的要求而得不到合理的满足,这就说明我们在居住成本与劳动价值上出现了矛盾。
在房地产是否存在泡沫这个问题上,我们的专家和官方发言人始终保持着模棱两可的态度,这是令人费解的,仿佛是在说任何一种经济隐患都要等到它对经济产生实实在在的严重影响时才能确定。
我们的房地产市场目前的处境似乎和日本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遇到的情况相同,战后日本东京土地价格在1955年至1987年间保持年平均增速为16%。
,1990年的时候,日本的房地产总值约为20万亿美元,是当时全球股市市值的两2倍,仅东京的地产总值就可以买下整个美国的国土。
,在这样的情况下,日本各大财团不明就里地的大量开发土地,炒作房价,最终由于日本政府糊里糊涂地的提高利率,使得日本房地产这个举世闻名的泡沫全面崩溃,这给日本带来的经济萧条持续至今。
日本人和我们一样,思考问题喜欢遵循既定的理论和概念,故将此次经济萧条的原因理解为资产负债以及流动性过剩,但如果将1985年日本签订“广场协议”
同意美元贬值的行为和泡沫崩溃的事件结合起来从宏观角度上观察,就会发现其实日本是美苏冷战的牺牲品。
我们如今也在走理论路线,不知道我们的专家是否明白什么叫做“法无定法,存在决定意识”
,产业泡沫的概念是指一种资产在连续的交易过程中价格持续上涨,最终交易价格严重超出其实际价值,货币衡量标准远远高于其实际存在价值标准。
若按照这个概念来分析我们是否存在泡沫,那我们一定会输得的很惨,因为我们的专家们至今还是没能明白房地产的疯狂上涨实际上是汇率冷战、贸易竞争、国际产业配置和招商引资的牺牲品。
人民币汇率的持续上升和发达国家对中国低端加工制造业的压榨让沿海大批商人举步维艰,与此同时,招商引资给予境外投资者的无底线优惠使国内投资人的压力不断上升。
,就在内外受困的国内投资者们茫然无措的时候,房地产这个救世主出现了,于是大量的资金进入了房市,这势必会引起百姓的恐慌,使得原本对房地产兴趣不大的老百姓也都纷纷开始购买,“初始的价格上涨使人们产生价格会进一步上涨的预期,从而吸引新的买者”
。
,于是,便有了如今的“地产猛于虎”
的现象。
要想解决房地产的问题,就必先要让国内资本持有者们的货币有一个好的归宿,同时银行必须限制货币涌入股市和楼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