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我拎包住进YMBA,即佛教青年会(You;sBuddhistAsso)。
迫不及待打开上网本,查阅电子版旅行指导书,翻了翻斯里兰卡的Lo,发现康提最便宜的住宿在BurmeseRest,即缅甸僧人在此开的旅馆。
严格说起来不是真正的旅馆,而是以前给朝佛的香客的留宿地,现在则对所有人开放,不以赚钱为目的,更多的是与人方便,每晚只要300斯币(约15元人民币)。
我当即决定第二天搬过去,我这么匆忙搬过去,不完全是因为价格便宜,而是因为那里的住宿设施更好;再者,那里距离康提湖很近,可以随时欣赏康提湖的美景。
姑娘从中国来吗?中国好地方,我喜欢中国,中国和斯里兰卡是好朋友!
一位斯里兰卡大叔笑着说。
来到斯里兰卡短短数日,我已经被多次问到是不是中国人,这与在印度的感觉完全不同。
在印度,“中国人”
仿佛是个冷门词,许多印度人猜测我的故乡猜了半天:日本、韩国、新加坡……就是不说中国。
我当时很纳闷,后来发现,如果你在大街上遇到一个亚洲人,估计你猜半天也不会猜他是印度人,两个国家的相互关注度跟两个人之间的相互关注度是一样的,你不怎么关注我,我当然也不怎么关注你,你关注我,我就会关注你。
在斯里兰卡,我的“故乡选择题”
变成了仅有日本和中国两个选项,很容易听到中国二字。
想来,两国关系很铁。
中国和斯里兰卡的关系很好,中国还给了斯里兰卡很多援助呢。
另一位斯里兰卡大叔如是说。
大概正因如此,斯里兰卡的政府办公大楼门口的标示牌上常会出现中文。
斯里兰卡是佛教之国,盛行南传佛教,国民大都是佛教徒。
每当汽车路过佛寺时,乘客们就会稍站起身,双手合十,再坐回座位。
斯里兰卡人看上去和印度人几乎一模一样,都属于南亚人,穿着打扮相似,饮食和生活习惯也相同,比如用手抓饭,喜食咖喱等。
但是斯里兰卡人特别友好,随处可见人们善意的微笑,这是我迄今为止遇到的最友好的国民。
这种友好和印度的热心肠是不同的,和斯里兰卡人相处会觉得很舒服,他们平和,友善,乐于助人,很少有印度人的小奸小恶。
这一点在问路、逛街时都很容易感觉到,有时候只是在路上四处张望一会儿,就会有当地人主动问我是否需要帮助,给我指完路后就笑着挥手说再见。
最明显的差别是突突车司机。
在印度两个月,我最头疼的就是和突突车司机打交道,他们编故事的技术一流,漫天要价,不靠谱到极点。
在印度,问路绝对不能问突突车司机。
到了斯里兰卡后,发现这里也拥有和印度一样满街跑的突突车,但司机给人的感觉完全不同。
我第一次发现原来和突突车司机也可以相处得很愉快,只因这里是佛国斯里兰卡。
省钱是一门技术活
&永远是大门紧闭的模样,门口也无任何关于住宿的告示。
若非专程来寻,根本看不出这里提供住宿。
BurmeseRest的当家师父,看上去只有三十岁,实际上已经四十好几了。
当家师父平日里面色平和,一身正气,少言寡语,每日禅修,看书,修身养性,几乎从不出门。
师父身上的正气很自然令人产生敬重感,我笑说师父已经可以“镇宅”
了,太有安全感。
师父的样貌长得很好,加上这身正气,令许多男性房客自叹不如,女性房客则会附加一句:可惜师父是个和尚。
我搬到了BurmeseRest二楼,师父给我安排了一个双人间,房间出奇宽敞。
这里的房费是按人计算的,而非按房计算。
师父总是为房客考虑,尽量将房客们安排在不同的房间,而不是一味为了赚钱将素不相识的房客挤进一间房间里。
在这里,环境比旅店更好,它清静,干净,宽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