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那文章现在是一句也不记得了,总之是参康有为变法的;也不记得可曾抄了没有。
仍然自己不觉得有什么“不对”
,一有闲空,就照例地吃侉饼,花生米,辣椒,看《天演论》。
但我们也曾经有过一个很不平安的时期。
那是第二年,听说学校就要裁撤了。
这也无怪,这学堂的设立,原是因为两江总督(大约是刘坤一罢)听到青龙山的煤矿出息好,所以开手的。
待到开学时,煤矿那面却已将原先的技师辞退,换了一个不甚了然的人了。
理由是:一、先前的技师薪水太贵;二、他们觉得开煤矿并不难。
于是不到一年,就连煤在那里也不甚了然起来,终于是所得的煤,只能供烧那两架抽水机之用,就是抽了水掘煤,掘出煤来抽水,结一笔出入两清的账。
既然开矿无利,矿路学堂自然也就无须乎开了,但是不知怎的,却又并不裁撤。
到第三年我们下矿洞去看的时候,情形实在颇凄凉,抽水机当然还在转动,矿洞里积水却有半尺深,上面也点滴而下,几个矿工便在这里面鬼一般工作着。
毕业,自然大家都盼望的,但一到毕业,却又有些爽然若失。
爬了几次桅,不消说不配做半个水兵;听了几年讲,下了几回矿洞,就能掘出金银铜铁锡来么?实在连自己也茫无把握,没有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的那么容易。
爬上天空二十丈和钻下地面二十丈,结果还是一无所能,学问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了。
所余的还只有一条路:到外国去。
留学的事,官僚也许可了,派定五名到日本去。
其中的一个因为祖母哭得死去活来,不去了,只剩了四个。
日本是同中国很两样的,我们应该如何准备呢?有一个前辈同学在,比我们早一年毕业,曾经游历过日本,应该知道些情形。
跑去请教之后,他郑重地说:
“日本的袜是万不能穿的,要多带些中国袜。
我看纸票也不好,你们带去的钱不如都换了他们的现银。”
四个人都说遵命。
别人不知其详,我是将钱都在上海换了日本的银元,还带了十双中国袜——白袜。
后来呢?后来,要穿制服和皮鞋,中国袜完全无用;一元的银圆日本早已废置不用了,又赔钱换了半元的银圆和纸票。
结尾以向留学生求教在日本的生活经验为例,写出了留学生的可笑言行,为下一篇文章《藤野先生》作铺垫。
美文解读
作者在文章中以个人的生活和学习经历写出了时代的风云变化。
文章大致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以衍太太为典型写作者在故乡感受到的生活环境的险恶,因此想要离开还处于封建社会的故乡到异地去寻找别样的人们;后半部分写作者在南京水师学堂和矿路学堂的学习经历,虽然在新式学堂中接触到了一些西方的科学文化知识,但是作者对新式学堂仍然很失望,文章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写出这些洋务派建立的新式学堂的可笑之处。
值得欣慰的是,作者终于从课外的书本中找到了赫胥黎等西方的别样的人们,从而决定到日本去继续寻找真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