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但心又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坠着,坠着。
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
我们嚷着,跑着,笑着。
——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呵。”
那么,我的心一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
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
的辛苦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
我们渐渐谈起儿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胡涂。
“我可是毫不怪你呵。”
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罢。
“有过这样的事么?”
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
他什么也记不得了。
因为无法得到预想中弟弟的宽恕,所以始终无法完全摆脱自责的心理。
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
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结尾呼应开头,以身处的严冬的环境来衬托自己心情的沉重。
美文解读
文章以风筝为线索,描述了“我”
在少年时受封建家长制作风的毒害,粗暴干涉弟弟制作风筝的往事,及在中年认识到儿童游戏的重要性之后所产生的自责和忏悔心理。
但是“我”
却因弟弟的已经完全忘却在少年时“我”
毁他风筝的往事,从而无法受到弟弟的宽恕,因此“我”
的记忆深处始终有风筝的影子,“我”
也始终无法摆脱这种自责和忏悔的心理。
文章在平实的叙述之中蕴含了“我”
深深的忏悔之情,感人至深。
另外,文章也以情寓景,通过环境描写烘托出“我”
的心情变化。
最后,风筝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自由的象征,对风筝的喜爱也隐喻着对自由的追求,而对风筝的毁坏也隐喻着对自由的破坏。
文章通过“我”
的自责和忏悔写出了内心深处对自由的渴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