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越岭,西南二里,宿梅源。
十一日东方乍白,自梅源溯小流西上一岭。
路应度谷梅源至黄婆三十里,黄婆至县三十里。
而西,因歇店主人言,竟从北直上岭。
三里,逾岭北,天渐明,问之途人,始知其误。
乃从岭侧径道转而南,越岭两重,共四里得一村坞,询之,曰:“此岭即南丰界也。
岭北水下新城,岭南下永丰此处‘永丰’恐为‘南丰’之误,因为永丰离此地甚远,但随小水南行一里,可得大道。”
是名漈山灶,去梅源始五里,余迂作十里行矣。
水上人家为“漈上”
,水下人家为“漈下”
。
又五里,夏家桥,又五里,尼姑坳,途中有两小水自北来合。
又五里,乾昌桥,已胜筏。
又五里,沧浪桥。
又五里,黄婆桥。
有一溪自北来,桥梁北溪上,水自桥南出,与漈上之水合,共下南山去;而陆路由北岭入山,迂回岭上。
北行五里,曰藏石岭。
又三里,又过一小溪,亦自北而南。
越而西,二里,为思久铺。
铺有小桥,桥下细流始西向行,路复随之。
五里,西至来陂桥。
又一溪颇大,自北来会,同过桥下;而漈上大溪亦自南来会,遂同注而北。
又一里,溪之东有狮山,西有象山,狮山石独突兀,而象山半为斧斤所凿。
二山紧束水口,架石梁其中,曰石家桥,溪自桥下俱北去,路自桥上西向府。
渡桥一里,又有小溪自南而北,亦有石梁跨其上。
又三里,上艾家岭。
又十里至南丰,入城东门。
三里,出西门,则盱江自西南抵西门,绕南门而北转,经东门而北下,想与漈上之水会于城北之下流也。
西门外濒溪岸,则石突溪崖,凿道其间,架佛阁于上。
濒江带城,甚可眺望,以行急不及登。
又西五里,一溪自北来,渡其桥;又一溪自西来,即溯之行。
有数家在溪上,曰三江口,想即二溪与盱江合,故名也。
十二日东方甫白,从三江西渡溪,循左路行,路渐微。
六七里,日出,入山口,居舍一二家,去路颇遥。
先是,有言三江再进十里,有山口可宿者,余既讶其近,又疑其居者之寡。
连逾二岭,三里,遇来人询之,曰:“错矣!
正道在南,从三江渡溪已误也。
“指余南循小路转。
盖其岭西北为吴坑,东南为东坑,去三江已十里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