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上既空明如月,下复内外潆波,“水月”
之称以此。
而插江之涯,下跨于水,上属于山,中垂外掀,有卷鼻之势,“象鼻”
之称又以此。
水洞之南,崖半又辟陆洞。
其崖亦自山顶东跨江畔,中剜圆窍,长若行廊,直透水洞之上,〔北踞窍口,下瞰水洞,〕东西交穿互映之景,真为胜绝。
宋范石湖作铭勒窍壁以存。
字大小不一,半已湮泐消蚀隐没和裂断,此断文蚀柬,真可与范铭同珍,当觅工拓之,不可失也。
时有渔舟泊洞口崖石间,因令棹余绕出洞外,复穿入洞中,兼尽水陆之观。
乃南行一里,渡漓江东岸,又二里抵穿山下。
其山西与斗鸡山相对。
〔斗鸡在刘仙岩南,崖头山北,漓江西岸濒江之山也。
东西夹漓,怒冠鼓距,两山当合名斗鸡,特东山透明如圆镜,故更以穿山名之。
〕山之西又有一峰危立,初望之为一,抵其下,始见竖石下剖,直抵山之根,若岐若合,亭亭夹立。
盖山以脆薄飞扬见奇也,土人名为荷叶山,殊得之也。
穿山北麓,嘉熙拖剑之水直漱崖根,循山而南,遂与漓合。
余始至其北,隔溪不得渡。
望崖壁危悬,洞门或明或暗,纷纷错列,即渡亦不得上。
乃随溪南行,隔水东眺,则穿岩已转,不睹空明,而山侧成峰,尖若竖指矣。
又以小舟东渡,出穿山南麓,北面而登。
拨草寻磴,登一岩,高而倚山半,其门南向,〔疑〕即穿岩矣。
而其内乳柱中悬,琼楞层叠,殊有曲折之致。
由其左深入,则渐洼而黑,水汇于中。
知非穿岩,乃出。
由其右复攀跻而上,则崇岩旷然,平透山腹,径山十余丈,高阔俱五六丈,上若卷桥,下如甬道,中无悬列之石,故一望通明。
洞北崖右有镌为“空明”
者,由其外攀崖东转,又开一洞,北向与穿岩并列,而后不中通,内分层窦,若以穿岩为皇堂,则此为奥室矣。
〔其东尚有三洞门,下可望见,至此则峭削绝径。
〕穿岩之南,其上复悬一洞,南向与穿岩叠起,而后不北透,内列重帏,若以穿岩为平台,则此为架阁矣。
凭眺久之,仍由旧路东〔下汇〕水岩。
将南抵山麓,复见一洞,门亦南向,而列于汇水之东。
其内亦有支窍,西入而隘黑无奇。
时将薄暮,遂仍西渡荷叶山下。
北二里,过河舶所,溯漓江东岸,又东北行三里,渡浮桥而返寓。
初十日余憩寓中。
上午,令取前留初旸所裹石,内一黑峰,多斧接痕。
下午,复亲携往换,而初旸观戏王城后门,姑以石留其家。
遂同静闻以所书诗扇及岳茗赍送绀谷。
比抵王城后门,时方演剧,观者拥列门阑,不得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