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既至隙中,撑支其内,无指痕安能移足,无足衔安能悬身。
两臂两足,如胶钉者然,一动将溜而下。
然即欲不动,而撑久力竭,势必自溜。
不若乘其势而蹲股以就之,迨溜将及地,辄猛力一撑,遂免颠顿。
此法亦势穷而后得之,非可尝试者也。
既下,则岩宽四五丈,中平而下临深溪,前列柱缀楞如勾栏然,恐人之失足深崖,而设以护之者。
岩内四围环壁,有卷舒活泼之意,似雕镂而非雕镂所能及者。
前既与西崖罨映,后复得洞顶双明,从其中遥顾溪之两端,其出入处俱一望皎然,收一洞之大全,为众妙之独擅。
真仙为天下第一,宋张孝祥题:“天下第一真仙之岩。”
而此又真仙之第一也。
岩右崖前一石平突溪上,若跏趺之座,上有垂乳滴溜,正当其端,而端为溜滴,白莹如玉,少洼而承之,何啻仙掌之露盘也。
由其侧攀崖而北,又连门两龛,内俱明洁无纤污,而右壁回嵌,色态交异,皆如初坠者。
其前崖上,亦有一柱旁溪而起,中复纤圆若指,上抵洞顶,复结为幢络紧束的丝线,散为蛟龙,绕纤指下垂,环而夭矫者数缕,皆有水滴其端。
其内近龛处,复有一石圆起三尺,光莹如瓶卣yǒu古代青铜酒器,以手拍之,声若宏钟,其旁倒悬之石,声韵皆然,而此则以突竖而异耳。
此三洞者,内不相通而外成联璧,既有溪以间道,复有窍以疏明,既无散漫之滴乱洒洞中,又有垂空之乳恰当户外,卧云壑而枕溪流,无以逾此!
此溪东上层之崖也。
其入南与下层并峙之崖相隔无几,而中有石壁下插溪根,无能外渡。
冀其中通南崖,而尚有片石之隔,若凿而通之,取道于此,从下层台畔结浮桥以渡老君座后,既可以兼上下两崖之胜,而宛转中通,无假道于外,以免投空之险,真济胜之妙术也。
时余虽随下溜其中,计上跻无援,隔溪呼僧栖中拓碑者,乞其授索垂崖,庶可挽之而上。
而拓者不识外转之道,漫欲以长梯涉溪。
而溪既难越,梯长不及崖之半,即越溪亦不能下。
徬徨久之,拟候岩僧参慧归,觅道授索,予过午犹未饭,反覆环眺,其下见竖隙,虽无可攀援,而其侧覆崖反有凹孔,但上瞰不得见,而下跻或可因。
遂耸身从之,若鸟斯翼,不觉已出阱而透井,其喜可知也。
仍从莽中下山,一里,由石梁转入岩而饭焉。
下午,以衣裈kūn裤积垢,就溪浣濯,遂抵暮。
约厥明焉。
余待之甚闷。
〔闻西南十里古鼎山,有龙岩高悬,铁旗新辟,且可从真仙后溯灵寿上流。
〕欲以下午探古鼎铁旗岩,新开者。
而拓者既去,参慧未归,姑守囊岩中,遂不得行。
初五日吴道与境禅之徒始至,为拓韩碑。
其碑甚大,而石斜列,余先列木横架,然犹分三层拓,以横架中碍,必拓一层解架,而后可再拓也。
然所拓甚草率,而字大镌浅,半为漫漶模糊不清,余为之剜污补空,竟日润色之,而终有数字不全。
会拓者以余纸拓《元祐党籍》、此碑为崖而大,此携碑而整。
《老君洞图》与像。
下午,僧道乃去,余润色韩碑抵暮。
初六日洞中事完,余欲一探铁旗岩,遂为行计。
而是日雨复沛然,余不顾,晨餐即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