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老妪命其子从村后送余入山。
半里抵其麓,即有两小涧合流。
涉其北来者,溯其西来者,遂蹑峻西上。
一里半,盘岭头而北,转入西峡中,则山之半矣。
其山自绝顶垂两支,如环臂东下:北支长,则缭绕而前,为新桥西冈之脉;南支短,则所蹑以上者。
两臂之内,又中悬一支,当坞若台之峙,则朝阳庵踞其上,庵东北向。
其南腋又与南臂环阿成峡,自峰顶逼削而下,则护国旧寺倚其间。
自西峡入半里,先达旧寺,然后东转上朝阳,以旧寺前坠峡下堑也。
旧寺两崖壁夹而阴森,其病这里指不足之处在旁无余地;朝阳孤台中缀而轩朗,所短在前少回环。
余先入旧寺,见正殿亦整,其后遂危崖迥峭,藤木倒垂于其上,而殿前两柏甚巨,夹立参天。
寺中止一僧,乃寄锡殿中者,一见即为余爇火炊饭。
余乃更衣叩佛,即乘间东登朝阳。
一头陀方曳杖出庵门。
余入其庵,亦别无一僧,止有读书者数人在东楼。
余闲步前庭。
庭中有西番菊两株,其花大如盘,簇瓣无心,赤光灿烂,黄菊为之夺艳,乃子种而非根分,此其异于诸菊者。
前楼亦幽迥,庭前有桂花一树,幽香飘泛,远袭山谷。
余前隔峡盘岭,即闻而异之,以为天香遥坠,而不意乃敷萼开花所成也。
桂芬菊艳,念此幽境,恨无一僧可托。
还饭旧寺,即欲登顶为行计,见炊饭僧殷勤整饷,虽瓶无余粟,豆无余蔬,殊有割指啖客之意,心异之。
及饭,则己箸不沾蔬,而止以蔬奉客,始知即为淡斋师也。
先是横山屯老妪为余言:“山中有一僧,损口苦体,以供大众。
有予衣者,辄复予人。
有饷食者,己不盐不油,惟恐众口弗适。
“余初至此讯之,师不对,余肉眼不知即师也。
师号大乘,年甫四十,幼为川人,长于姚安,寄锡于此,已期年已满一年矣。
发愿淡斋供众,欲于此静修三年,百日始一下山。
其形短小,而目有疯痒之疾。
苦行勤修,世所未有。
余见之,方不忍去,而饭未毕,大雨如注,其势不已,师留止宿,余遂停憩焉。
是夜寒甚,余宿前楹,师独留正殿,无具无龛,彻夜禅那即坐禅入定不休。
十三日达旦雨不止,大乘师复留憩。
余见其瓶粟将尽,为炊粥为晨餐,师复即另爂为饭。
上午雨止,恐余行,复强余餐。
忽有一头陀入视,即昨朝阳入庵时曳杖而出者,见余曰:“君尚在此,何不过我?我犹可为君一日供,不必啖此也。”
遂挟余过朝阳,共煨火具餐。
师号总持,马龙人,为曲靖东山寺住持,避嚣于此,亦非此庵主僧也。
此庵主僧曰瑞空,昨与旧寺主僧俱入郡,瑞空归而旧寺僧并不知返,盖皆蠢蠢即无知,世法佛法,一无少解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