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佛座前稍左,其顶上透,引天光一缕下坠,高盖数十丈也。
其右则外悬之壁当其前,中旁达而南,即豁为右门,门稍东南向,下悬石壁,可眺而不可行也。
盖佛座之前,悬石外屏,既觉回环,而旁达两门,上通一窍,更为明彻,此其前胜也。
佛座以后,有巨碑中立,刻诗于上。
由此而内,便须秉炬。
乃令担人秉炬前,见内洞亦分两门,则右大而左小。
先循左壁攀左隙上跻,既登一崖,其上夹而成隙。
披隙入,转而南向,有穴下坠甚深。
先投炬烛其底,以为阱也,乃撑隙支空而下,三丈,至其底;稍南见有光遥透,以为通别窦矣;再前谛视,光自东入,始悟即右门所入之大窦也。
复转而西入,内有小门渐下,乃伏而穷之。
数丈,愈隘不能进,乃倒退而出。
循右崖之壁,从其西南,复得一门。
初亦小,其内稍开,数丈后,亦愈隘而渐伏,亦不能进,复倒退而出,即前之有光遥透处也。
向明东蹈,左右审顾,石虽婉蜒而崖无别窍。
遂至大碑后录其诗,并出前洞,以梯悬垂石内后崖,亦录其诗。
僧瀹yuè煮茶就,引满而出下洞前,则有桃当门,犹未全放也。
是洞前后分岐窈窕yǎotiǎn深远的样子,前之罨yǎn掩映透漏,后之层叠崡岈,擅斯二美,而外有回崖上拥,碧浸下涵,亦胜绝之地。
既下,至平冈,余欲北探黑龙潭,担者言:“黑龙潭路当从黄泥冈西下,不然,亦须从冯密后溯流入。
此山之麓,无通道可行。
盖此中有二龙潭,北峡为黑龙潭,此下为香米龙潭,皆有洞自西山出,前汇为潭,其胜如一轨,不烦两探。”
余然之,遂南向趋香米。
其潭大数十亩,渊然澄碧。
盖即平冈之脊,东向南环,与西山挟潭于中,止西南通一峡容水去。
路从潭西循西山而南,山崖忽迸,水从中溢于潭,乃横石度崖口。
崖前巨石支门,水分潆巨石之隙,横石亦分度之。
其石高下不一,东瞰澄波,西悬倒壁,洞流漱其下,崖树络其上,幽趣萦人,不暇他顾。
已乃披隙入洞,洞中巨石斜骞,分流堰派,曲折交旋,一洞而水石错落,上如悬幕,下若分莲,蹈其瓣中,方疑片隔,仰其顶上,又觉玄同。
入数丈,后壁犹有余光,而水自下穴出,无容扪入矣。
出洞,依西山南行二里,有数家倚山而居。
由其前又南一里,转而西行一里,又逼西山之麓。
复南行二里,则西山中断,两崖对夹如门,上下逼凑,其中亦有路。
缘之上,盖此崖乃丽江南尽之界,川内平畴,鹤庆独下透而北,两界高山,丽江俱前踞西南,以两山之后,犹麽些之俗耳。
自此而南,东西界后亦俱儸儸,属鹤庆土官高千户矣。
又南二里,一溪自西山下出,余溯而穷之。
稍转北半里,其水分两穴东向出,皆溢自石下,无大窍也。
乃逾出水石上,由水之西,循山南行。
半里,有洞连裂三门,倚崖东向,洞深丈余,高亦如之,三门各峙,中不相通,而石色殷红,前则桃花点缀,颇有霞痕锦幅之意,但其洞不中透,为可惜耳。
崖右,其支峰自上东向,环臂而下,腋中冲砂坠砾,北转而倾于崖前。
腋底亦有一洞,南登环臂之脊,始回眺见之,似亦不深,乃舍之。
南逾臂脊,东南下半里,有村庐十数家,倚西山之嘴,是为四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