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其处若横北箐而上,半里而达宝峰寺;余以南箐悬峭,昨所未经,乃从大路循玉皇阁下悬崖。
曲折下半里,又度北箐之下峡,从环冈大道复半里,北上宝峰寺。
问道于尼。
尼引出殿左峰头,指山下核桃园,直北为尖山道,西北登岭为打鹰山道。
闻打鹰山有北直指由京师南京直接管辖的北方地区,北京、天津等地僧新开其地,颇异,乃先趋打鹰。
于是东北下坡,一里,抵坡北。
又北一里余,有数家倚西山麓,是为核桃园。
其西北有坳颇低,乃宝峰之从北度脊者,有大道西向之,有小溪东注。
逾之,直北一里余,乃西北登坡。
四里,逾坡脊而西,是名长坡。
又西半里。
乃转而北,挟西峰而循其北,仍西行脊上。
其脊北下,即酒店岭之东度为笔峰、巃嵸者,南下,即野猪坡之南出为鹅笼、缅箐者,盖俱从分支之脊行也。
西五里,岭坳间路交“十”
字,乃西北横陟之。
当从西北蹑坡,误从西行岭之南。
二里,遇樵者,知为鬼甸道,打鹰开寺处已在直北双峰下。
然此时已不见双峰,亦不见路影,乃蹑棘披砾。
直上者三里,雾气袭峰,或合或开。
又上二里,乃得乱坪,小峰环合之,中多回壑,竹丛杂布。
见有撑架数柱于北峰下者,从壑中趋之,仍无路。
柱左有篷一龛,僧宝藏见余,迎入其中,始知即开山之人也。
因与余遍观形势。
饭后雾稍开,余欲行,宝藏固留止一宵。
余乃从其后山中垂处上。
其山乃中起之泡也,其后复下,大山自后回环之,上起两峰而中坳中间部分下凹,遥望之状如马鞍,故又名马鞍山。
据土人言,其上多鹰,旧《志》名为集鹰山,而土音又讹为打鹰云。
其山脉北自冠子坪南耸,从顶上分二岐,一峙西南,一峙东北,二峰之支,如抱臂前环。
西南下者,当壑右而伏,过中复起小阜而为中案,南坠而下,复起一峰为前案。
东北下者,当壑左而伏,结为东洼之钥。
两峰坳处正其环窝处,前蹲一峰当窝中,其脉复自东北峰降而中度,宛如一珠之托盘中。
其前复起两小阜,如二乳之列于胸。
其脉即自中蹲之峰,从左度右,又从右前度,而复起一阜于中,与**又成鼎足,前列为中峰近案,即南与中案并峙。
稍度而东,又起一阜,即北与东洼之钥对夹。
故两乳之前,左右俱有洼中坳,中峰之后,左右亦有峡中扃,其脉若甚平,而一起一伏,隐然可寻。
其两峰之高者,左右皆环而止,唯中之伏而起者,一线前度,其东为笔峰、巃嵸,南为宝峰、龙光者,皆是脉也。
土人言,“三十年前,其上皆大木巨竹,蒙蔽无隙,中有龙潭四,深莫能测,足声至则涌波而起,人莫敢近;后有牧羊者,一雷而震毙羊五六百及牧者数人,连日夜火,大树深篁,燎无孑jiě遗剩余,而潭亦成陆,今山下有出水之穴,俱从山根分逗云。”
山顶之石,色赭赤而质轻浮,状如蜂房,为浮沫结成者,虽大至合抱,而两指可携,然其质仍坚,真劫灰之余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