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他不快,“昔日你面对木图瓦,既有急智又有远谋。
莱州军在你手中三年,兵强马壮,纪律严明,当地官民皆称道。
这怎么没有才能了?哥哥告诉我,到底为何怠于涉政?”
我知他会追问,于是拿出准备好的三分实话来:“过去是为了助你夺权,勉强为之。
如今不必再争储,这些治官安民的事看不到头,永远没完,我不愿投入其中。
能为你分些近忧,就心满意足了。”
他静静看我,似在思索。
到底没有继续深究到底,只是有些落寞:“好吧,随哥哥的意。”
这之后,我就很少参加他与群臣、幕僚的议政场合了。
不过彼此无论怎样也是朝夕相处,还有枕席之私,他是怎样当这个大庆君主,我依然看得清楚真切。
过去,赫连瞻定想要缓缓布局,在民间养能人异士,用于除异己,在科举上屡屡加试,为地方选能任贤,都是要稀释世家与开国功臣大族的势力。
在朝堂与后宫,则百般权衡、小心落子,时时忌惮某一方势太盛,或威胁于他,或搅乱他棋局。
而赫连境不似他这般瞻前顾后,徐徐图之。
做郡王时就公开纳幕僚,当了太子更是变本加厉。
这些幕僚公开为他做事,他会赐其特殊符牌,行事权限上达朝堂,下至边野村落。
将太子令旨发挥到极致,将招摇演绎成张狂无羁。
除了爱用幕僚,赫连境还比父亲更热衷在科举中拔人。
从前被赫连瞻定选用的人,在地方上但凡任职超过三年,他就亲自前往考核政绩,顺便体察民情。
若是发现做得好的,立即上奏请谏提拔。
仅庆元十二年,就将十八人调入京畿,其中七人入朝中六部。
若说用幕僚、重科举,还是每一个太子暨未来君主都会考虑和选择的事,那么在军中练女兵,拔擢女将,且由自己的妻子亲自操持,则鲜有先例了。
庆元十三年初,皖平军屡屡上奏,言当地知府不肯拨钱粮,因而不得不直接向朝廷请要军饷。
太子妃自请前去筹措皖平军所需。
后来她不仅做到了,还在当地建起一支寡妇孤女组成的女营。
为了这支兵,她留在皖平驻扎练军。
不到半年,一营已扩至一军,她的归期可谓无有期。
以上种种,自然有朝臣参本弹劾。
但赫连瞻定一会儿头昏,一会儿眼花,时不时还耳聋听不清参奏,事情往往在老臣的懊怒中不了了之。
太子作风虽高调至斯惹人非议,但所涉之事都实实在在办妥。
做好了事,还要大张旗鼓论功行赏。
多少名不见经传的民间奇能,因他而在城中布告墙上留下美名与事迹。
如此,朝野内外对他拥戴者,只愈多,不见少。
不知不觉,朝会之上,年轻面孔越来越常见,老人越来越无声,来自四面八方的新贵站了大半,老世家只余三四成。
后者醒过神来,欲与太子在民间抢夺人才。
最后人才却是被太子在御前擢升入朝的,到底记了太子的恩。
一晃三四年过去,曾经不服或不喜赫连境行事的人,已经习惯,有时还能挑出些好来。
曾想拉他下马,让心中所选取而代之的人,也失去心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