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某段失传的民谣突然在耳边响起,若有人完整复述或录制上传,系统便会解锁对应的地理坐标与历史背景,并标记为“已激活记忆点”
。
令所有人震惊的是,上线七十二小时内,全球共触发此类事件487次,覆盖中国28个省份及海外13个国家。
其中最离奇的一例发生在东京:一名日籍华裔少女深夜独行于涩谷街头,忽觉耳畔有童声哼唱《茉莉花》,曲调古老异常。
她本能地跟着哼了几句,手机自动录下全过程并同步上传至平台。
AI比对结果显示,该旋律与江苏扬州地区19世纪中期流传的版本高度一致,而她的曾祖父正是清末赴日留学生,家族三代未归。
女孩留言写道:“我一直觉得自己像个漂泊的影子。
但现在我知道,我的声音里住着一个回家的人。”
与此同时,“声忆者”
现象愈演愈烈。
山东周芸的状态趋于稳定,她开始能自主控制古方言吟唱的时间与内容,并在当地小学开设“海祭歌谣”
兴趣班;云南怒江青年经心理干预后回忆起,暴雨夜哼唱时梦见自己身穿独龙族传统服饰,正在为一场洪水后的亡灵超度;而新疆伊犁那位汉族养蜂人,则在后续测试中展现出惊人的语言天赋??他不仅能准确复述哈萨克驱邪歌,还能即兴创作符合传统格律的新段落,仿佛体内真的住着一位游吟诗人。
李雯带领神经科学小组深入研究,最终在《自然?人类行为》期刊发表论文,提出“**文化基因潜伏态假说**”
:人类大脑颞叶存在一类特殊神经网络,能够跨代存储未被显意识继承的语言与仪式记忆,其激活条件并非血缘纯度,而是情感强度与环境共振。
换句话说,**我们每个人体内,都藏着不属于自己的古老回声**。
这一理论引发全球热议。
法国人类学家杜布瓦致信林浩然:“你们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但也点亮了一盏灯。
过去我们总以为现代化意味着告别传统,现在才明白,也许真正的现代性,是学会与祖先共处。”
然而,暗流也在涌动。
某夜,林浩然收到一封匿名邮件,附件是一段加密音频。
破解后,竟是联合国会议期间他发言的原始录音,但在某些频段隐藏着极细微的叠加声波??如果用特定算法分离,会呈现出一段完全不同的内容,语气阴冷,结尾赫然写着:
>“你以为你在拯救记忆?你只是唤醒了不该醒的东西。
有些声音,本该随死者沉默。”
他浑身发冷。
立刻追查邮件来源,却发现IP地址跳转多达十七层,最终指向一台位于西伯利亚废弃气象站的老旧服务器。
更诡异的是,该站点十年前曾隶属于苏联时期一项绝密项目:“**灵魂广播计划**”
??试图通过极低频电磁波向集体无意识发送指令。
他连夜联系李雯,两人翻阅大量冷战档案,终于拼凑出线索:上世纪60年代,苏联科学家发现某些古老咒语具有改变群体情绪的能力,遂秘密采集全球各地宗教诵唱、巫术祷词,企图开发“声学武器”
。
该项目虽然后来被叫停,但部分数据流入民间,甚至可能影响了后来西方对“迷幻音波”
的研究。
“如果我们唤醒的记忆不仅仅是文化传承呢?”
李雯盯着屏幕,声音微颤,“如果它们还携带着原始的情感负荷??战争的愤怒、饥荒的恐惧、迁徙的悲痛……当这些情绪通过现代人释放出来,会发生什么?”
林浩然想起那个梦:无数无脸人环立沙中,齐声歌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