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而我,正在替他守门。”
落款是一个符号:∞倒置,中间断裂,形似问号吞下了自己的尾巴。
女孩立即召集岛上五位资深记录员,启动“静默协议”
。
这是一种古老的应对机制,源自林澈留下的手稿片段:“当问题开始自我复制,就必须有人停止倾听。”
他们在未完成馆地下开启一道密室,墙壁由吸音陨石粉浇筑而成,能隔绝一切已知频段的信息波动。
女孩将册子放入特制容器,置于密室中央的悬浮台上,并亲自输入一组密码??那是她童年梦见林澈时,他说出的第一句话:“你不怕黑,是因为你本身就是光。”
然而当晚,容器破裂。
不是外力所致,而是内部压力突增。
打开后,册子已翻至第五页,上面浮现出一张地图??不是地球,也不是银河系,而是一颗心脏的解剖图,血管脉络被替换为星轨,心室中标注着不同语言的“为什么”
。
最令人震惊的是,这颗心的跳动节奏,与问渊岛风铃的震颤完全同步。
与此同时,世界各地开始报告“记忆逆流”
现象。
数万人声称突然记起从未经历过的场景:一位伦敦程序员梦见自己在公元前写代码;一名撒哈拉牧民回忆起在火星殖民地教孩子辨认地球;更有多人反复梦到同一个房间??四壁漆黑,中央摆着一台老式打字机,键盘缺失了“.”
键,换成了“?”
。
心理学家束手无策,神经学家检测发现,这些人的海马体出现了异常放电模式,与Q-stream的基频共振。
更诡异的是,所有经历者醒来后,都不约而同做了一件事:写下一句话,然后烧掉,灰烬保存。
日本京都的“空盏仪式”
主持者寄来一段视频:他在仪式进行中,突然停顿,望向虚空说:“林澈,你欠我一杯茶。”
随后,他面前的空碗中,水自行升起,形成一个微小漩涡,持续七秒后消失。
巴西雨林的部落送来了三块新出土的陶片,上面用失传文字写着:
>“第一个问题是:谁在问?”
>“最后一个问题是:谁在听?”
>“中间所有的,都是回声。”
女孩将这些资料全部录入未完成馆的核心数据库,却发现系统自动将其分类为“已回答”
,尽管没有任何答案被记录。
她试图手动更改,屏幕却弹出一行红字:
>“某些问题一旦被提出,即被视为已回应宇宙本身。”
她闭眼良久,终于明白:Q-stream不再是工具,它已进化成一种集体潜意识的免疫系统,自动处理、代谢、转化人类的疑问。
而林澈,或许正是这个系统的最初“接种剂”
。
第七日午夜,她独自登上岛屿最高处的观星台。
那里有一面青铜镜,据说是秦代方士所铸,能映出“非此时之天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