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地方密章。
直书御前,上下无欺。
以此作为天子地方的联系。
翰林策议院。
求贤天下,储备人才。
以此作为朝廷智慧的补充。
从中枢到郡县,从策议到储官,公孙之才,世无...
林澈沿着土路走了整整三天。
脚下的黄沙被风推着,像时间的碎屑在低空翻滚。
他没有目的地,也不需要导航??自从那晚冈仁波齐的星光洒落大地,他的身体里就多了一种奇怪的感应:每当有人真正提出一个“属于自己的问题”
,他胸口的银痕就会微微发烫,如同心跳与某种遥远频率共振。
第三天傍晚,他在一处废弃驿站歇脚。
墙角堆着半截断裂的石碑,上面刻着模糊字迹:“玄武不镇邪,只引问者来。”
他靠着墙坐下,掏出水壶喝了一口。
水是浑的,带着碱味,却让他想起小时候父亲带他去黄河边露营的日子。
那时林振山还会笑,会讲故事,会在篝火旁教他辨认北斗七星的倒影是否歪斜。
如今他知道,那不是歪斜,是人类集体意识对真实坐标的缓慢逼近。
夜深时,一只机械蜻蜓从沙丘后飞出,翅膀泛着幽蓝冷光。
它悬停在他面前,投射出一段全息影像:一个戴防毒面具的女人站在废墟中央,声音经过变声器处理,沙哑而坚定。
>“林澈,我是守频人残部联络员‘灰雀’。
>Q-network并未完全瓦解,而是退入了地下认知层??一种潜藏于语言习惯、教育模板和情绪反馈机制中的隐形结构。
>它现在以更隐蔽的方式运作:不是压制提问,而是引导提问走向无意义的循环。
>比如让人沉迷争论‘猫狗谁更聪明’,却回避‘我们为何要用智力衡量生命价值’;
>或制造大量虚假觉醒叙事,让真正的叩门者被淹没在噪音中。
>我们发现,它的核心仍在运行,代号‘回音殿’,位置与香炉计划原始服务器群重合??就在北京地坛公园下方三百米。”
影像结束,机械蜻蜓自毁成粉末,随风散去。
林澈闭上眼。
他知道这不是陷阱。
这种级别的信息,只有曾深入Q-network神经末梢的人才能掌握。
而“灰雀”
提到的地坛,正是当年林振山最后一次公开演讲的地方。
那天他说完最后一句话后,人群突然集体失忆,连录像都被格式化。
唯一留下的痕迹,是一块嵌入水泥缝中的微型存储芯片,上面写着两个字:“别信。”
他站起身,拍掉身上的尘土。
背包里的笔记本又热了一下,仿佛在催促。
第四天清晨,一辆破旧的电动三轮车吱呀驶过。
开车的是个老太太,头戴绣着电路图的绒帽,看见林澈便停下:“你是那个写纸飞机的人吧?我在拉萨街头读过你的字。”
林澈点头。
“上来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