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东墙弯曲如半圆,城门和瓮城在顶点处,东门里大街直通位于四股头(四股泉水汇聚之处)的县衙、参将府、中军署、演练场,再往前街北是文庙、街南有广信府粮厅,门外护城河下船的官粮上陆后进东瓮城、入东门,然后解往粮厅交卸;
继续向南到北饶河支流上与南墙汇合;而南墙大部分沿着北饶河支流修筑,将它当作了天然的护城河。
南门大街也最繁华,东连仓行街,西连南门市,北去府衙。
门外的码头条石砌成,平安时节缆柱成林、千帆停泊,蔚为壮观。
太宗皇帝靖难登基后,想到当初攻取上饶的不易,决定册封其弟遵王的第五子为丰宁王,但宫室建在上饶,这也是本朝唯一封地和王宫不在同城的王爵。
丰宁王是以城为封的二字王,也就是郡亲王,位在亲王之下、郡王之上。
第一代丰宁王是个温和的君子,不愿扰民,就选了城外南湖北、龙潭湖东侧这片建立宫室。
当地官员投桃报李,很“贴心地”
又在宫城城墙外修了圈城墙,然后沿南湖东岸折向南两端与旧城墙西北角通连,形成最宽处四十丈,最窄二十丈的夹城。
新开了城门叫丰庆门,也就是百姓口里的北角门。
这样上饶城整体看来,便似加了手柄,成为长柄勺子了。
目前上饶全部城墙有二十四里,其中本城占一半(夹城占另一半)。
娄自时之所以把老营放在东面,因为这里地势开阔,摆得开战场,而且这样遮蔽了上饶与浙江的联络。
缺点在于这里不说一马平川,也是低丘平缓。
对方在台地高处望来,对自己指挥、调度能了如指掌。
而北面高地上派了手下去立寨切断了与德兴之间的联系。
不过从北山上凤山堡寨未被攻下看来,要么是官军利用了地形优势,要么是北路敌军未尽全力之故?
城南先有护城河,二百步外便是南门埠(码头)。
地方狭窄无法排兵布阵,所以贼军只有水军驻守并把守浮桥。
而西面到处是池沼、湖泽也不宜摆开做战场,所以只需在龙潭寺放数百人,让他们同时巡视、截断南、西两个方向对外来往即可。
虽然主城离广信县只有六里远,隔槠(zhu)溪河相望,但因敌人占领龙潭寺距西门较近,且可深入西边,这条路便不安全了。
所以孙守备说不再使用南边的凤凰渡口,而从下坂渡过河。
冯三以前往来作案,对这两个肥美的城市了如指掌。
他告诉李丹槠溪河在下坂这里打了一个弯,原因是往年每到泛滥,洪水淹没上饶低洼的西部,形成大小无数水泊。
但由于左岸这块地势偏高,所以水流冲刷多次后便在崖壁下形成了稳定的河道,同时在右岸淤出许多苇塘浅滩。
唐代某任官员开外龙潭湖专做泄洪蓄水之用,也成为城市供水重要来源。
到南宋,为抗击入侵备战,设立了信江水师。
为方便其训练,在上饶建立水营,龙潭湖成了校场,地形高处是兵士及将校居住的营房。
前朝水营被废,龙潭湖重新成为文士们游览的胜地。
太祖龙兴之后,上饶成为北伐大军训练备战的地方,于是水营复兴甚至还沿着山壁修了一圈营砦,没想到它现在竟成了上饶的卫城一般。
“但是……,三千水军为何不能出龙潭口驱逐贼人水面上的船队?”
李丹不解。
“不是不能,是做不到。”
冯三摊开两手:“大船泊在南门码头,不是被毁就是被俘获了。
寨内现只剩下操演用的舢板二、三十条。”
“哦!”
李丹明白了,当初官军肯定是没想到乱匪这样迅猛地扑过来,以至于水营船只还大摇大摆地停靠在江边。
人家抢下浮桥后接着就把码头夺在手里,致使现在水营只有舢板可用。
就算每条舢板上乘十人,这点兵力出去还不够人家塞牙缝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