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中书令欲再提“监军”
之议,王允未语,杨公先一步出班,执剑揖道:“剑约在前,‘不滥’与‘三守四不’已明。
诸公若有‘监’,当先自‘监’其文书,勿再使‘无名’入案。
军政并行程牒已出,旬限而不复者,罚;虚报者,罪。”
他话不锋利,却沉。
殿上有几人面色微变,半是羞半是惧。
王允接言,朗声:“今日朝会,两端并举:一端论功,一端重纲。”
“论功”
,他举袖指柱,“并州军有三功,朝廷当三赏:一赏‘不扰’,市井有劳者列籍;二赏‘不滥’,军中严纪者记名;三赏‘不欺’,上书者署名,议者对名。
御史台设‘公议籍’,太学解禁后,诸生署名论政入此籍,榜示三日,驳者同榜,不许无名。”
“重纲”
,他又向御案,“朝廷七件:一,复三辅仓,开社仓三十,立粟价;二,修宣平、延平两渠,籍民夫五百,军护之;三,募铁匠一百二十入军器监,优给盐铁;四,立三辅‘驿递法’,军报先行,民报次之;五,罢苛捐五条,留盐铁、今岁不加派;六,设‘军户籍’,军家免徭一载;七,定‘三月之约’施行细目,每五日于宣德坊榜示一次。”
此七条一出,堂上喧动。
或自喜、或惶惧、或窃语。
王允目光不动,像把一块石放在水里:水有波,但终究要绕过去。
陈宫此时入班,呈上一卷,“臣奉并州军令,送‘军功告示’一纸,请尚书台代榜,于宣德坊、东市、西市、北郭四处张挂。
其末有句:‘军功在民前,军法在军后。
’”
“好!”
御史中丞拊掌,“把‘功’写给民看,把‘法’写给兵看。”
他转身看王允,又看杨公手中天子剑,“剑在匣内,字在榜上,心在胸中——朝纲可整。”
这一整,不在于杀多少人,而在于每一条法、每一张榜都在阳。
阳一多,阴自少;阴少,则“毒士”
的“写”
便要换法。
果然,午时一到,尚书台收得一书,封背署名——“李儒”
。
书中仅八字:“守三月约,见而后言。”
王允看罢,托付给陈宫:“四字回之,亦署名——‘守而必行’。
另附‘军政并行程牒’副本一纸。”
陈宫微笑,低声道:“他以‘写’试我,我们以‘行’答他。”
……申时,泾水南岸营议。
幕中铺着一张羊皮军图,渭水如一条银蛇,绕长安而东,折向华阴。
陈宫以木筹为兵、青石为粮、白石为民、黑石为敌,先置一“八事备国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一备粮:泾阳、咸阳两仓,军用、民用各半,设两粮官互签,五日一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