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自那夜在城南荒废桑林中完成理念融合的深刻顿悟后,陈骏并未立刻投入到高强度的内力催谷或招式的疯狂锤炼中。
他深知,修行之道,犹如烹茶,火候太过急躁反而会失了真味。
尤其是心性的沉淀与理念的内化,更需要如春雨润物般,在不知不觉中渗透、滋养,方能根基稳固。
接下来的七八日,他表面上似乎又回到了初至周记绸缎庄时那种深居简出、低调蛰伏的状态,每日里大多时间都待在厢房或那个小小的院落中。
然而,其内在的修行方式与心境,却已发生了脱胎换骨般的微妙变化。
他的日常安排,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韵律与平衡。
清晨,当天边刚泛起鱼肚白,晨露未曦之时,他便已起身,悄然来到院中那株枝叶繁茂的老槐树下。
他不摆任何固定的桩功姿势,只是自然而然地站立,双臂微垂,全身放松,迎着东方渐起的熹微晨光,进行一种极其舒缓深长的呼吸。
意念并不强行引导体内那缕日益茁壮的气感沿特定路线奔腾,而是如同一位慈祥的长者,静静地“观照”
着它在经脉中自然流淌的状态,细细体会气息与血脉相合、与呼吸相随的微妙节奏。
同时,他将更多的注意力,投注于身外的自然环境:感受晨风拂过面颊的轻柔触感,皮肤吸收朝阳初升时那蕴含生机的暖意,耳听枝头鸟雀清脆的鸣叫,鼻嗅泥土与草木混合的清新气息。
他尝试将桑林夜悟所得的“天人合一”
的初步理念,融入这看似简单的晨间站立之中,追求的并非气力的增长,而是一种身心与这片晨光微露的小天地和谐共融、气息相通的整体感。
这是一种“活”
的修炼,将理念实践于日常。
上午的时光,他多半用于再次潜心研读那卷已然起毛的《养气心得》。
但此时的阅读,已与往日大不相同。
他不再是逐字逐句地苦思冥想、试图破解“酒痴”
留下的玄奥谜题,而是将藏经阁中所阅的《道德经》注疏的义理、《黄帝内经》的经脉学说、乃至一些基础导引法门的普遍原则,与心得中的描述相互印证、参详。
以往许多如同雾里看花、百思不得其解的关窍之处,在理论框架逐渐清晰、核心理念初步贯通之后,竟常常有豁然开朗之感。
仿佛堵塞的河道被悄然疏通,以往零散的感悟开始串联成清晰的脉络,对“酒痴”
那些看似癫狂却直指本质的话语,也有了更深一层的领会。
这种阅读,变成了一种愉悦的印证与深化过程。
午后,若天气晴好,他或在院中负手缓步而行,步伐看似悠闲随意,却暗合某种自然的韵律,意念关注着足底与青石板地面接触时最细微的力道变化与反馈,体会“脚踏实地”
带来的沉稳与根基感。
更多的时候,他是在脑海中反复推演、锤炼那几式浸透血泪的保命杀招。
但推演的重点,已从招式的固定形态、发力技巧,转向探究其内在的“理”
与“势”
。
他思考如何将“道法自然”
的理念,融入“惊鸿一瞥”
的出击时机选择,使其更契合对手力量流转的自然节点;如何将“以柔克刚”
的智慧,化入“泥鳅脱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