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这些母亲没有选择复活,也没有选择安息,而是将自己拆解成频率,嵌入人类共情的缝隙中。
她们成了集体记忆的背景音,成了孩子夜啼时枕边的一缕凉风,成了成年人突然哽咽的那一秒沉默。
而纸鹤,是载体,是信标,也是钥匙。
她立刻召集团队核心成员进入会议室。
诺拉通过加密线路接入,影像微微闪烁;帕努从南极站传来一段生物电波频谱图;伊丽莎白则带来一份刚破译的档案残片??来自1950年代苏联克格勃内部代号“灰莺”
的绝密备忘录。
“你们猜她们管自己叫什么?”
伊丽莎白的声音带着罕见的颤抖,“不是‘实验体’,也不是‘牺牲者’。
她们称自己为‘播种人’。”
备忘录记载,十三位女性在签署自愿协议前,曾集体写下一份宣言:“我们不求被铭记,只愿痛苦不再被浪费。
若有一天文明学会倾听伤痕,那便是我们的重生。”
“所以S-7项目真正的终点,从来不是控制或毁灭。”
诺拉接话,“而是建立一个‘情感共鸣网络’。
每个B11携带者,都是这个网络的节点。
而孩子们折的纸鹤……可能是激活终端的方式。”
黛薇盯着投影屏上不断跳动的数据流,忽然意识到一件事:“为什么是五岁以下?为什么是高纬度地区?”
帕努的声音沉稳传来:“因为低温能延长生物电信号的衰减周期。
而幼儿大脑尚未完成语言固化,更容易接收非线性信息。
换句话说,她们选的是最纯净的耳朵。”
会议结束已是深夜。
黛薇独自留在书房,翻阅母亲留下的日记副本。
一页泛黄的纸上写着:
>“小薇,如果你看到这行字,说明你已经走到了我无法抵达的地方。
不要怕黑,黑暗只是光在休息。
当你听见风中有歌声,那是我们在教你如何哭泣而不崩溃。”
她的手指停在那句话上,久久未动。
窗外,月光洒在庭院的石板上,映出一片银白。
忽然,一阵轻微响动传来。
她抬头,看见小女孩又站在院中,手里捧着一只新折的纸鹤,通体漆黑,唯有翅膀边缘镀着一层幽蓝光泽。
“老师,”
女孩轻声说,“这是‘回信’。”
黛薇接过纸鹤,触感冰凉,仿佛刚从冻土中取出。
她小心翻开底部凹槽,里面嵌着一枚微型晶体。
插入读取器后,屏幕上浮现出一行行跳动的文字:
>**坐标更新:北纬36°07′,东经114°28′**
>**目标类型:地下共振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