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等现象,是宇宙抵抗归寂惯性、赋予演化以“方向”
和“价值”
的关键锚点。
这条法则确保了温暖与冰冷规则能够长期共存,甚至相互滋养。
这三条基石并非孤立存在,它们在雷栋的精妙架构下相互支撑,形成了一个稳固的三角结构。
观测为变量提供舞台,变量为生命提供可能性,生命为观测注入意义。
任何一条基石的动摇,都会受到另外两条的制衡与修复。
法则基石确立的瞬间,整个规则绿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规则胚胎的脉动仿佛与基石产生了共鸣,变得更加深邃悠远,其影响力不再局限于物质聚集,开始渗透到时空结构本身。
星云雏形的旋转带上了明确的法则印记,物质聚合、能量流动无不体现出三大基石的调和。
陈凌能感觉到,他运用“定义权柄”
时更加顺畅,仿佛宇宙本身在呼应他的意志,那些低概率事件似乎更“愿意”
在他的观测下显现。
但同时,他也感受到一种无形的约束——他的变量引导,不能严重违背另外两条基石,否则会引起法则体系的整体反噬。
蒲凝的调和之力拥有了更深厚的根基,她不仅能调和规则冲突,更能主动引导规则向富含“生命意志”
的方向演化。
韩屿的共情计算矩阵在法则基石的光辉下,运算效率再次飙升,对宇宙整体状态的监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精度。
然而,就在法则基石稳固,一切看似步入更高层次的正轨时,一个源自基石内部的、深刻的观测悖论,悄然浮出水面。
这个悖论由韩屿首先在监控数据中发现。
“检测到异常递归现象。”
韩屿的信息流带着罕见的困惑,“源于‘观测互动定义存在’基石自身。
我们——作为创世观测者——对宇宙的持续观测,本身就在不断强化宇宙的存在性。
但我们的观测,是否也无形中‘定义’了宇宙的某些固有属性,从而……限制了其他未被我们观测到的可能性的展开?”
换句话说,他们的存在,他们的观测方式,是否正在为他们创造的宇宙设定一个看不见的“认知牢笼”
?陈凌立刻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他的变量本质让他对“限制”
格外敏感。
他尝试将观测焦点投向一片尚未被任何法则详细定义的、纯粹的“可能性之海”
(规则绿洲边缘的未定型区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