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远处,一群少年正聚集在newlybuilt的“归心碑林”
前。
那里已竖立起万余座石碑,每一座都刻着普通人的一句遗言或信念。
最新一座碑上写着:“我不是英雄,我只是不想让下一代再活在黑暗里。”
忽然,一个小女孩跑上前,踮起脚尖,在碑底添了一行小字:“爸爸,我现在会写你的名字了。”
风起了,吹动满园松柏。
十五年来,无数人离去,无数人成长。
陈阿满早已不知所踪,有人说他深入西南夷区办学,也有人说他死于瘴疠;水昭仍在海边守着潮音洞,每年清明为逝去的教师诵经;周芸退居幕后,专心编纂《女子千传》,收录历代杰出女性事迹;孙思邈九十高龄仍巡诊四方,自称“半个病人,半个大夫”
。
而刘珩,这位曾被视为“狂想家”
的君主,如今白发苍苍,步履缓慢。
但他每天清晨仍坚持巡视一所书院,听一节课,与学生对话一刻钟。
他说:“我不怕被人遗忘,只怕这片光熄灭。”
直到某日清晨,他未能按时出现。
宫中急召太医。
消息封锁,但民间已有传言。
那一夜,全国两千余座归心书院同时点亮长明灯。
舟山海波书院组织渔船列阵海上,以火把拼出“这里住着光”
五个大字;北方马背学堂的牧民们点燃篝火,围着竹简齐诵《归心辞》;就连远在倭国的分校,学生们也跪坐庭院,为“季汉的光明之父”
默祷。
三日后,圣旨传出:皇帝康复,但自此卸下日常政务,专理教育之事。
他亲自拟定下一任储君考核标准??非看其才学,而是考察其在过去五年中,亲自参与创办了几所乡村学堂,解决了多少民生难题。
人们这才明白,这场变革从未依赖某个伟人,而是早已扎根于千万普通人的心中。
又是一年春。
在辰阳废弃的土地庙前,一位年轻教师正带领孩子们清扫陈石头碑。
一个小男孩仰头问:“老师,什么叫‘我也做了’?”
教师蹲下身,指着碑文说:“意思是,哪怕你很弱小,只要伸出过手,这个世界就会因为你有一点不一样。”
孩子想了想,跑去捡来一块小石子,放在碑前,认真地说:“那我也做了。”
远处山坡上,新栽的桃树抽出嫩芽。
春风拂过,花瓣飘落如雨,覆盖在青石碑上,也落在翻开的书页间。
没有人注意到,天空极高处,一只孤雁掠过云层,翅膀划开湛蓝,仿佛在书写某个无形的答案。
多年以后,史官撰写《季汉教化志》时,只用了短短一句话:
>“自陈石头碑立,至万家灯火明,凡十五载,天下不言而自化,不动而自行,不教而自诚。
盖因光已住进人心,再无需谁高举火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