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周日的晨光刚漫过宿舍楼下的梧桐叶,把叶片染成浅金,林辰就背着帆布包站在楼下了。
包的里层放着个素布包,里面是苏晓冉昨天精心挑的当归片和川芎——当归片切得薄,透着深褐色的油亮光泽,指尖轻轻碰一下,就能闻到股浓郁的药香;川芎捣成了碎末,用细纱布包得严实,怕煮的时候散在汤里影响口感。
素布包上贴着张浅粉便签,是苏晓冉娟秀的字迹:“昨天翻《本草纲目》,里面说当归‘补血活血,泽皮肤,润肌肉’,我特意挑了岷县产的。
药店师傅说这地方的当归油性足,断面能看见‘菊花心’,补血效果最足。
还加了点川芎,《本草汇言》里明确说它‘行血中之气,通周身之脉’,跟当归搭着煮,能让血走得更顺,手就不麻了。”
“辰儿!
等等我!”
胖子的声音从楼道里传出来,手里拎着个印着浅粉碎花的保温桶,跑起来桶身晃得厉害,桶盖偶尔“咔嗒”
响一声。
掀开盖子,金黄的红枣糕冒着细白热气,还裹着股甜丝丝的枣香:“我妈早上四点就爬起来蒸的,说红枣能补血,马奶奶手麻是血虚没养分,吃这个正好养着。
苏同学呢?她那煮药的砂锅带来没?”
“在这儿呢!”
苏晓冉的声音跟着飘过来,手里拎着个浅褐色砂锅,锅耳缠了圈米白棉线,摸着手感暖乎乎的:“这是我姥姥传下来的老砂锅,煮补血的药最衬,不会串味。
昨天我把当归提前泡了俩小时,《伤寒论》里说‘当归补血,须先浸之,令其润,则药力易出’,要是干当归直接煮,芯子透不了,药效都闷在里面。”
三人往公交站走,风里裹着点街角早点铺飘来的豆浆香,软乎乎地贴在脸上。
苏晓冉把砂锅抱在怀里,跟林辰说社区阿姨的微信内容:“阿姨说马奶奶手麻快一个月了,早上起来手僵得跟块木头似的,握不住拳,连剥个橘子都得用牙帮忙。
拿筷子夹菜总掉,炒个青菜能掉半碗。
之前想给重孙子织双小袜子,织了两针毛线就从针眼里滑出去,线团滚了一地,最后只能扔在笸箩里叹气。
吃了不少活血的药,也没见好,现在连买菜都不敢自己提袋子,怕手麻没力气摔了。”
林辰摸了摸布包里的当归片,想起昨夜翻的老医书,语气很稳:“《黄帝内经》里说‘血主濡之’,血能滋养经络和筋骨,马奶奶这是血虚,经络没了血养,手就麻、就僵。
当归能补气血,川芎能行气通脉,气血通了,养分能送到指尖,手自然就灵活了。
再按合谷、曲池穴通经络,配合祝由术,能让血更快濡养到手尖。”
胖子在旁边挠了挠头,有点憨笑:“要不要带点热乎水?上次吴奶奶腿软的时候,先喝了点温水暖身子,说舒服多了。”
“带了,”
苏晓冉晃了晃手里的保温杯,杯口飘着细白热气,“里面是温的桂圆水,桂圆提前剥了壳,甜味都渗在水里,不腻嗓子。
马奶奶要是觉得当归水有点苦,兑点正好。”
公交站台上没几个人,就两个买完早点的老人,拎着油条豆浆慢悠悠走。
胖子找了个干净的石墩子,赶紧让苏晓冉坐:“你抱着锅别累着,我跟辰儿站着就行。
上次去吴奶奶家,你手冻得发红,这次戴手套了吧?”
苏晓冉笑了,从包里掏出双浅粉色的棉手套:“戴了,给你也带了双。
你晨跑总说手凉,这个加了厚绒,比你上次戴的那种薄手套暖和多了。”
胖子接过手套,耳朵有点红,赶紧套在手上:“谢了啊,这手套摸着软乎乎的,比我妈在菜市场买的那种硬邦邦的舒服多了。”
公交来的时候,车厢里很空,靠窗的位置还留着阳光的温度。
苏晓冉小心地把砂锅放在座位旁边,林辰则把装药材的布包揣在腿上,怕人多的时候挤皱了纱布包。
车开起来,苏晓冉翻开小本子,上面画着马奶奶家的路线,还标了个毛线团的简笔画:“阿姨说马奶奶家在社区北边,门口有棵老葡萄藤,现在藤上还挂着干枯的葡萄串,风一吹就晃,一眼就能看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