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这小伙子按完穴位,我手就不麻了,现在一只手都能拿杯子了。
一会儿再喝当归水,肯定能好得更快。”
李奶奶刚坐下,张奶奶也来了,手里拿着双浅灰色的护腕,摸起来毛茸茸的:“给马奶奶做的护腕,里面加了厚绒,戴上暖和,手也不凉。
你们也在啊,我还给你们织了手套,这次是浅蓝色的,显干净,冬天戴正好。”
屋里一下子热闹起来,李奶奶和张奶奶坐在桌边吃红枣糕,胖子在旁边帮忙递盘子,苏晓冉守在煤炉边盯着锅,怕当归水煮糊了。
桂圆和红枣放进去煮了五分钟,苏晓冉把砂锅端下来,用小瓷碗倒了半碗,放凉到温乎才递给马奶奶:“奶奶您尝尝,要是觉得苦,我给您兑点桂圆水。”
马奶奶接过碗,喝了一口,咂咂嘴:“不苦,有红枣和桂圆的甜味,比我吃的药好喝多了,这水喝着还暖身子。”
她慢慢把半碗水喝完,放下碗,伸手拿起桌上的毛线针和小袜子,试着织了两针。
这次毛线没滑,针也握得稳,还把毛线顺顺当当绕在了针上:“能织了!
真能织了!
刚才拿针都费劲,现在能织两针了,手也不麻了!”
张奶奶凑过来,看着马奶奶织的小袜子,笑着说:“我就说这几个孩子有本事!
上次马奶奶连杯子都握不住,现在都能织毛衣了,等重孙子穿上这袜子,肯定高兴!”
快到下午的时候,三人准备回学校。
马奶奶非要把那只织了一半的浅粉色小袜子塞给他们——针脚虽然有点歪,却透着满满的心意。
李奶奶塞了罐腌芥菜,张奶奶则把织好的浅蓝色手套拿出来,摸起来软乎乎的。
“下次再来啊!”
老人们站在葡萄藤下挥手,马奶奶的声音虽然不大,却很清亮,“我煮了银耳羹等你们!
下次我争取给你们织双完整的小手套!”
公交上,胖子抱着装红枣糕的保温桶,一边吃一边说:“今天真开心,马奶奶能织毛衣了,还收了这么可爱的小袜子。
辰儿,你说咱们下周来,帮谁啊?”
林辰摸了摸怀里的老医书,又摸了摸脖子上的玉佩,笑着说:“社区阿姨说,下周有个赵奶奶总觉得‘眼干涩’,看报纸都得戴两副眼镜,看一会儿就觉得眼睛疼,咱们来帮她看看。”
苏晓冉颔首,手中紧握着浅蓝色的手套,沉凝道:“我明日当去药铺购置些许枸杞与菊花。
据《本草纲目》所云,枸杞可‘滋肾,润肺,明目’,菊花能‘清肝明目,散风清热’,二者配伍煮水,正宜于眼目干涩。
然须谨记,当将菊花洗净,恐有杂质影响口感。”
午后的阳光穿过车窗,洒在三人身上,带来丝丝暖意。
林辰凝视着身旁喋喋不休的两人,又忆起马奶奶织袜子时眼中的光芒,心中蓦然明白,这份中医传承绝非遥不可及的条文——它是苏晓冉怀中的浅褐砂锅,是胖子手中的红枣糕,是老人们递来的小袜子和腌芥菜,是《本草纲目》中的当归,是《黄帝内经》里的“血主濡之”
。
正是这些充满生活气息的日常琐事,将老祖宗的中医智慧,化作了可触及的毛线针,成为了能温暖心灵的踏实。
。
他翻开老医书,在空白的页角上轻轻写下:“血濡经络则手不僵,气通筋脉则身康健,心暖则传承不息,此乃补血养身之真意。”
:()太极医道传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