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太甲》曰:“顾提天之明命”
。
按朱注,顾谓常目在之也,提犹此也。
天之明命者,天即实体之代词,吾人由得实体以生,故从实体方面言之,则为实体之付与于我,而说为明命。
明者赞辞,犹明德之明也。
明命在人,即是明德,亦即是本心。
常目在之,谓常时保任此心,不令放失。
此即明之之工夫也,义极精微。
佛家禅定工夫,亦与顾提意思相近。
《帝典》曰:“克明峻德”
。
按克明是工夫,峻德犹言明德,谓本心。
其终结之言曰:“皆自明也”
。
自明之自字,最吃紧。
自明即是反己体认。
日常动静之间,不懈存养,不忘察识,斯体认之功。
察识犹云省察,乃存养中之一事。
如有私意猛起,致令本心无权作主,因说本心放失。
然本心究未尝不在,此时却自知私意不堪告人。
即此自知,便是本心之明仍潜伏在。
吾人于此,恰好依住本心,照察憧扰之私,不随他转去,此便是察识。
常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即是存养。
若顺私意滚去,久之,且任私意自为诡辨,而以非为是,此谓自欺。
至此,则本心乃真放失,庄生说为心死是也。
如此,即完全不自明也。
反己愈力,而本心之全体大用,愈益呈显。
至此,始洞识宇宙造化实有于己,所谓“官天地,府万物”
,盖本来如是,岂其任意图度,虚构一圆满妙善之境,可追慕而不可实证者哉?世之言哲学者,不求自明,不知反己,唯任理智思构或知见卜度,只是向外寻求。
寻求愈深,去真理愈远;构画愈精,迷谬愈甚。
(哲学家各有一套理论,如蛛结网,自缚其中而不悟。
)阳明所谓“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
,箴砭之意,亦已切哉。
《大学》一篇,总括六经之旨,而开端直曰“明明德”
,又申之曰“自明也”
。
呜乎,此六经之心印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