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新唯识论》要旨
banner"
>
归于超知,而实非反知。
“明宗”
章曰,“今造此论,为欲悟诸究玄学者,令知一切物的本体,非是离自心外在境界,及非知识所行境界,唯是反求实证相应故”
云云。
《新论》本为发明体用而作。
理智思辨,不可亲得本体,故云非知识所行境界。
证者,即本体之炯然自识。
惟本体呈露,方得有此。
故云唯反求实证相应。
此但约证量之范围,而言其非知识所及(证量者,证得本体故名,此义详谈,当在《量论》),实非一往反知。
而读者每不察,辄疑《新论》为反知主义。
此则不审《新论》立言自有分际,而误起猜疑,或由《量论》尚未作,读者不深悉吾思想之完整体系,其猜疑无足怪。
《新论》“明心”
下章(卷下之二第九章,丛书本14页右)云,性智全泯外缘(性智,即目本体),亲冥自性。
亲冥者,谓性智反观自体,而自瞭自见,所谓内证离言是也。
盖此能证即是所证,而实无能所可分。
故是照体独立,迥超物表。
此中所言,即证量境界,亦即超知之诣。
斯时智不外缘,独立无匹。
易言之,即是真体呈露,复然绝待。
佛氏所谓非寻思境界,即非智识安足处所,正谓此也。
又曰:明解,缘虑事物。
(明解,即性智之发用,此发用现起时,即以所缘虑之事物为外境,所谓外缘是也。
事物一词,不唯有形之事物,即如思量义理时,此时心上现似所思之相,亦得名事物。
)明征定保,必止于符。
(言其解析众理,必举征验,而有符应。
)先难后获,必戒于偷。
知周万物,而未尝逐物。
世疑圣人但务内照,而遗物弃知,是乃妄测。
设谓圣人之知,亦犹夫未见性人之凿以为知也,则夏虫不可与语冰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