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一些书院里,原本埋头苦读的士子们,也开始激愤起来,写下一些含沙射影的诗文,抨击“与民争利”
的政策,怀念“轻徭薄赋”
的“仁政”
时光。
这些诗文很快被抄录传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更有甚者,一些地方开始出现流言,说清丈田亩的官吏如何如狼似虎,逼得百姓卖儿鬻女,甚至有“被逼上梁山”
的趋势。
这些言论,如同瘟疫般扩散。
它们看似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关心民瘼,怀念仁政,极易蛊惑人心。
而且巧妙地避开了直接攻击皇帝,将矛头指向了“政策”
本身和基层执行的“偏差”
。
很快,一些风闻奏事的御史言官,开始将这些“民间舆情”
整理成奏章,用委婉的言辞,向朱元璋进谏,暗示政策过于激进,恐失民心。
朱元璋坐在御书房里,看着这些引经据典、看似忧国忧民的奏章,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他岂能看不出这背后的弯弯绕?这分明是有人组织、有预谋的舆论反扑!
“哼!
‘仁政’?‘与民休息’?”
朱元璋冷笑,“他们口中的‘民’,是那些田连阡陌的士绅!
还是那些无立锥之地的贫民?咱清丈田亩,加的是谁的税?减的是谁的负?他们心里清楚!”
但他也感到了一丝压力。
孔家这块牌子太硬了!
衍圣公府的态度,在士林中有风向标的作用。
如果这股舆论继续发酵,确实可能动摇民心,甚至影响朝局稳定。
“去!
把张晋给咱叫来!”
朱元璋烦躁地吩咐道。
张晋很快晃晃悠悠地来了,手里还拿着刚出炉的“松江府田亩清丈潜力图”
。
“老朱,啥事啊?我这正忙着呢,松江可是块大肥肉,隐匿的棉田海了去了!”
朱元璋把几份言辞最“恳切”
的奏章扔给他:“你看看!
有人坐不住了,开始跟咱玩‘仁义’了!”
张晋拿起奏章,一目十行地扫过,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哎哟喂!
这文笔,这典故,这忧国忧民的调调……可以啊!
不愧是读书人,骂人都不带脏字的!”
“你还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