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最终方案提报的日子到了。
会场设在组委会办公大楼顶层的全景会议室,巨大的落地窗外是连绵的屋顶和远处深蓝色的海湾,冷静而辽阔,如同此刻林晓的心境。
安德森坐在长桌一端,他身边还多了几位组委会的资深评审,气氛比之前任何一次会议都要正式和凝重。
空气仿佛都凝结成了脆弱的冰晶。
“aetherpulse”
的代表团也已经抵达,就坐在林晓他们的对面。
为首的是一位气质精干、眼神锐利的中年女性,名叫伊莎贝拉,她与安德森似乎颇为熟稔,会议开始前还低声交谈了几句。
压力如同实质,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的肩头。
首先进行提报的是“aetherpulse”
。
伊莎贝拉的陈述如同他们的公司名字一样,充满了未来感和技术魄力。
她展示了令人惊叹的全息投影技术,模拟了极其逼真的极端环境感官体验,数据详实,逻辑严密,充分展现了其在硬件和技术标准化上的强大实力。
几位评审不时点头,显然印象深刻。
轮到林晓了。
她站起身,走到投影幕前,深吸一口气。
她没有立刻打开ppt,而是目光平静地扫过全场,最后落在安德森脸上。
“各位评审,在展示具体方案前,我想请大家闭上眼睛三秒钟。”
她的声音透过麦克风,清晰地在会议室回荡,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沉静力量。
这个开场白出乎所有人意料。
伊莎贝拉挑了挑眉,安德森眼中也闪过一丝讶异,但他还是依言闭上了眼睛。
其他评审面面相觑,最终也陆续照做。
周总监坐在角落,记录的手指微微一顿,抬眼看向林晓,目光深邃。
三秒,在寂静中显得格外漫长。
“好了,请睁开。”
林晓开口,同时按下了播放键。
投影幕上并未出现复杂的图表或炫目的效果,只有一段极其简洁、却充满空灵意境的北欧风光视频,配合着她在音乐厅听到的那种,将自然声景巧妙融入的、低回而富有层次的电子乐背景音。
“刚才的三秒,您听到了什么?是空调的嗡鸣?是隔壁房间的隐约人声?还是……您自己心跳和呼吸的节奏?”
林晓的声音与音乐融合,带着一种引导性的魔力,“我们往往忽略了,最真实、最触及心灵的感官体验,恰恰源于这些最细微的、与我们自身共存的声音背景。”
她巧妙地将话题引回:“‘声觉未来’要做的,不是用技术覆盖或取代这些背景,而是‘唤醒’和‘连接’。”
这时,ppt才正式展开,核心页面上,是一个极其精妙的、层层递进的模型图,核心位置赫然写着——“情感共振锚点”
理论。
“我们借鉴了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前沿研究,开发了一套独特的算法,旨在识别并强化特定声音场景与人类基础情感(如安宁、归属、敬畏)之间的潜意识链接。”
林晓开始阐述她的方案核心。
她没有堆砌技术参数,而是用一个个生动的、跨文化的例子来说明:如何用特定的声音序列帮助高压职场人快速进入放松状态;如何为远离家乡的人营造熟悉的“听觉乡愁”
以缓解孤独;甚至如何利用声音引导,增强团队协作中的信任感与创造力。
她将昨晚从音乐会获得的关于“自然与人共鸣”
的灵感,完美地融入了商业逻辑和科技框架之中。
她的语言依旧专业,却充满了人文的温度和说服力。
她甚至针对北欧市场,特别提出了一个与本地森林文化、极光传说相结合的体验模块构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