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星辉科技”
的整合,远比签署协议复杂。
最大的阻力,并非来自冰冷的财务数据或法律条款,而是来自活生生的人——尤其是那位视技术如生命、对瑞科充满戒备的首席科学家魏博士。
联合工作组成立后的第一次技术对接会议,就在魏博士近乎偏执的坚持下不欢而散。
他拒绝开放部分核心算法的底层逻辑,坚持所有数据必须经过他个人“过滤”
后才能提供给瑞科团队,理由是“保护知识产权”
和“避免技术被误读滥用”
。
瑞科这边的技术骨干们气得脸色发青,认为魏博士毫无合作诚意,甚至是在故意刁难。
会议室内气氛剑拔弩张,整合进程陷入僵局。
林晓坐在主位,看着眼前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感到一阵头疼。
强压显然不行,那只会激化矛盾,甚至可能导致魏博士带着核心团队愤然离去,让这笔收购失去意义。
放任自流更不可取,整合无法推进,所谓的战略协同就是空谈。
她需要一把能破开这个僵局的“刃”
。
会议结束后,林晓没有立刻离开。
她让其他人先走,单独留下了会议记录和双方争执的焦点问题清单。
她反复看着魏博士那近乎顽固的发言记录,试图理解他强硬态度背后的真正恐惧。
不是对金钱的贪婪,也不是对权力的渴望,而是对毕生心血可能被“玷污”
、“误用”
的深切担忧。
这是一种典型的技术理想主义者的偏执。
理解了这一点,破局的方向似乎清晰了一些。
她没有去找魏博士进行新一轮的、注定艰难的说服,而是调转了方向。
她让周总监调来了魏博士过往所有的公开论文、技术演讲视频,甚至是一些早期非公开的学术讨论记录。
她将自己关在办公室里,花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像研究一个复杂的代码一样,研究魏博士这个人。
她发现,魏博士的研究早期深受其导师——一位已故的、德高望重的老派工程伦理学教授的影响,极其重视技术的“向善”
应用和“可控性”
。
他反对任何可能将技术用于“操控”
或“成瘾”
的商业化路径。
这与“声觉未来”
所倡导的“情感连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